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8:15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群 品牌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 品牌生态位 协同进化模式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产业集群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竞争力成为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品牌战略作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受到学者们的日益关注。但是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品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的研究上,而对集群内部诸多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以及品牌之间、品牌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的研究比较薄弱。事实上,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企业群落,也是一个品牌群落。仔细审视产业集群品牌,它具有明显的生态特征,产业集群内部诸多品牌及其环境构成一个品牌生态系统:品牌个体具有品牌个性、品牌生命周期等生命特征;争夺同一资源的品牌由于生态位相似构成一个品牌种群;不同的品牌种群又通过产业价值链连接成品牌群落;品牌群落及其支持性环境构成品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本质是协同进化。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关系,一个物种的进化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从而引起其他生物的适应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也是协同进化的。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相关要素会促进某一品牌的进化,该品牌又通过自身的进化影响相关要素的进化,而相关要素的进化又进一步改变着该品牌的进化路径,最终导致整个品牌生态系统的进化。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共生的生态系统,一方面,系统内部的品牌之间时刻发生着互动,通过一系列协同机制相互协调、共同进化;另一方面,品牌与环境之间也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相互作用、协同进化。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品牌所具有的生态学特征,运用生态学、协同进化等理论,采用隐喻分析、定量分析、模拟仿真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问题进行研究,为产业集群品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首先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特征、生态因子和生态位,构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为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运用协同进化理论对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主体、动因及效应进行了分析,重点解决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为什么要协同进化的问题;再次,本文从品牌种群内部、品牌种群之间以及品牌种群与外部环境之间三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式,提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保障机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品牌种群间(含品牌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进一步验证了生态学模型在品牌群落协同进化中的适用性,重点解决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怎样协同进化的问题;最后,运用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理论对大连服装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案例进行了研究。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产业集群内部众多的企业品牌及其环境构成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用开放的、系统的、有机的、联系的观点来研究产业集群内部的品牌之间以及品牌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集群企业品牌成长的现象和规律,促进集群企业品牌的成长,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环境选择的压力、市场效应的拉力和系统成员自身发展的动力是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主要动因。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能将不同品牌的优势整合到系统中来,使系统成员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能够产生一系列市场效应;能为系统成员带来非系统成员所无法获得的更大的利益;有利于维持系统的稳定,为系统成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协同进化模式。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包含三个层次:品牌种群内部的品牌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品牌种群之间的协同进化,品牌群落与外部环境的协同进化。品牌种群内部的协同进化是通过品牌个体之间生态位的不断扩展、重叠与分离的过程实现的;品牌种群之间的协同进化模式取决于品牌种群之间的关系。当品牌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时,主要采用竞争共生模式。当品牌种群之间存在互利关系时,主要采用互利共生模式;品牌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品牌个体、品牌种群、品牌群落在适应环境与影响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与环境的共同进化。 (4)生态学模型在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构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型,并且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品牌种群间(含品牌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生态学模型在品牌群落协同进化中的适用性。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协同进化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多层嵌套的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研究框架,分析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动因及效应,提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式和机制,构建了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本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关键词】:产业集群 品牌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 品牌生态位 协同进化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4;F062.9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7
- 第1章 绪论17-2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7-20
- 1.1.1 研究背景17-18
- 1.1.2 研究意义18-20
- 1.2 相关概念界定20-22
- 1.2.1 产业集群20
- 1.2.2 产业集群品牌20-21
- 1.2.3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21-22
- 1.2.4 协同进化22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2-24
- 1.3.1 研究思路22-23
- 1.3.2 研究方法23-24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24-26
- 1.4.1 研究框架24-25
- 1.4.2 研究内容25-26
- 1.5 论文创新点26-27
- 第2章 文献综述27-44
- 2.1 产业集群品牌文献综述27-31
- 2.1.1 国外文献综述27-28
- 2.1.2 国内文献综述28-31
- 2.2 品牌生态系统文献综述31-37
- 2.2.1 国外文献综述31-32
- 2.2.2 国内文献综述32-37
- 2.3 协同进化文献综述37-41
- 2.3.1 国外文献综述37-40
- 2.3.2 国内文献综述40-41
- 2.4 研究评述41-44
- 第3章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44-57
- 3.1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构成层次44-46
- 3.1.1 品牌个体45
- 3.1.2 品牌种群45
- 3.1.3 品牌群落45
- 3.1.4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45-46
- 3.2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46-49
- 3.2.1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46-47
- 3.2.2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47-49
- 3.3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和生态位49-55
- 3.3.1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49-51
- 3.3.2 集群企业品牌生态位51-55
- 3.4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特征55-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4章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动因及效应57-66
- 4.1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主体57-60
- 4.2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动因60-62
- 4.2.1 环境选择的压力60
- 4.2.2 市场效应的拉力60-61
- 4.2.3 自身发展的动力61-62
- 4.3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效应62-65
- 4.3.1 协同效应63
- 4.3.2 竞合效应63
- 4.3.3 荫庇效应63-64
- 4.3.4 协同创新效应64
- 4.3.5 柔性互补效应64-65
- 4.3.6 绿洲效应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第5章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式与机制66-86
- 5.1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式66-79
- 5.1.1 品牌种群内部的协同进化模式66-71
- 5.1.2 品牌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模式71-77
- 5.1.3 品牌群落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模式77-79
- 5.2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保障机制79-84
- 5.2.1 利益协调机制79-81
- 5.2.2 信任机制81-83
- 5.2.3 沟通机制83-84
- 5.3 本章小结84-86
- 第6章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86-106
- 6.1 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型构建86-97
- 6.1.1 品牌种群内部的协同进化模型86-88
- 6.1.2 品牌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模型88-96
- 6.1.3 品牌群落与环境协同进化的概念模型96-97
- 6.2 品牌种群间协同进化的模拟仿真与结果分析97-105
- 6.2.1 独立型进化仿真结果及分析98-99
- 6.2.2 竞争型协同进化仿真结果及分析99-100
- 6.2.3 互利型协同进化仿真结果及分析100-102
- 6.2.4 竞合型协同进化仿真结果及分析102-103
- 6.2.5 偏利型协同进化仿真结果及分析103-104
- 6.2.6 偏害型协同进化仿真结果及分析104-105
- 6.3 本章小结105-106
- 第7章 大连服装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案例分析106-116
- 7.1 大连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概况106-107
- 7.2 大连服装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结构分析107-110
- 7.2.1 品牌个体分析107
- 7.2.2 品牌群落分析107-109
- 7.2.3 品牌生态环境分析109-110
- 7.3 大连服装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中存在的问题110-113
- 7.3.1 品牌生态位重叠与潜在生态位开发不足并存111
- 7.3.2 品牌群落结构不合理111-112
- 7.3.3 品牌生态环境不完善112
- 7.3.4 品牌生态系统缺乏协同进化112-113
- 7.4 大连服装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对策113-115
- 7.4.1 品牌生态位的分离与开发113
- 7.4.2 调整品牌群落结构113-114
- 7.4.3 完善品牌生态环境114
- 7.4.4 加强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进化114-115
- 7.5 本章小结115-116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16-119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116-118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118-119
- 参考文献119-131
- 致谢131-13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132-1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红;韩福荣;;品牌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与实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举颖;;集群企业生态位态势互动与协同进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成员构成特点及其利益平衡[J];商业研究;2000年10期
4 张锐,张q
本文编号:98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8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