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6 18:29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内蒙古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 增长方式转变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速度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从2002年起,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全国第一,这种快速地增长被经济学界称为“内蒙古模式”,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到了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经济质量和效益的不匹配。“中国经济研究院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绘制了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结果显示内蒙古GDP含金量排名倒数第一”(来自于中国经济研究院)。内蒙古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效益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因此,转变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问题。 研究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借助西部大开发政策,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与2002年相比,内蒙古自治区的GDP由1713.81亿元增加到11672.00亿元,GDP增长6.8倍,连续九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位。那么是什么因素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在资源大量消耗的情况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又将如何转变?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基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进行综合分析。在介绍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时,我们主要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影响扩大再生产的因素、扩大再生产的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做也是为本文的后面几章内容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在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时,根据内蒙古经济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借鉴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以此来分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对内蒙古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来解决内蒙古经济增长中所出现的问题。重点是运用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来为内蒙古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依据,目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一套符合内蒙古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从而解决内蒙古经济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转变内蒙古的经济增长方式,找到适合内蒙古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内蒙古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 增长方式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F091.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前言8-14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8-9
  • 1.1.1 选题的背景8
  • 1.1.2 选题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9-12
  • 1.2.1 国内研究评述9-10
  • 1.2.2 国外研究评述10-12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12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4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12-13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13-14
  •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14-30
  • 2.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考察14-16
  • 2.1.1 马克思对经济增长的理解14
  • 2.1.2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渊源14-16
  • 2.2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16-30
  • 2.2.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前提条件、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17
  • 2.2.2 个别资本再生产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17-18
  • 2.2.3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模型18-22
  • 2.2.4 马克思对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22-30
  • 第三章 内蒙古经济增长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30-38
  • 3.1 2002 年—2010 年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特征30-32
  • 3.1.1 内蒙古经济超常速的增长30-31
  • 3.1.2 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31-32
  • 3.1.3 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加快了经济增长32
  • 3.2 2002 年—2010 年内蒙古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分析32-38
  • 3.2.1 内蒙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32-33
  • 3.2.2 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程度加重33-34
  • 3.2.3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34-36
  • 3.2.4 科技基础薄弱,创新严重不足36-37
  • 3.2.5 内需水平不足制约着内蒙古的经济增长37-38
  •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对内蒙古的启示38-45
  • 4.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启示39-41
  • 4.1.1 内蒙古经济增长要处理好比例、速度和效益的关系39
  • 4.1.2 内蒙古的部门均衡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分析39-41
  • 4.2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启示41-42
  • 4.3 资本积累理论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启示42-44
  • 4.4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启示44-45
  • 4.4.1 正确认识资本循环理论,使社会资本能够顺利进行44
  • 4.4.2 资本周转理论对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44-45
  • 第五章 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5-52
  • 5.1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45-46
  • 5.1.1 巩固发展第一产业45-46
  • 5.1.2 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46
  • 5.1.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6
  • 5.2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6-48
  • 5.3 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48-49
  • 5.4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49-50
  • 5.5 结论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4
  •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54-55
  • 后记与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根那;李力;张晶;;努力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内蒙古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3期

2 姜月忠;;“内蒙古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思考[J];北方经济;2009年01期

3 潘照东;;论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前景[J];北方经济;2010年15期

4 胡敏谦;;“十二五”开局之年:回顾与展望——“十一五”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J];北方经济;2011年Z1期

5 李相合;;产业集群战略: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郭怀星;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陆静超;经济增长理论的沿革与创新——评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呼尔查;;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展望[J];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9 彭五堂;;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问题;2005年11期

10 安静赜;;加快内蒙古经济结构调整 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984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84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