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06 22:26

  本文关键词: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 工业化建设思想 乡村建设思想 文化建设思想


【摘要】:吴景超在其学术生涯与学术体系中,一直把实现中国现代化作为探索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他在探讨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乡村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其现代化经济建设思想深入、完整。他凭借其扎实的学理基础,独特的观察视角,提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都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另外,吴景超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实事求是,注意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正因如此,所以至今为止,他的很多观点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吴景超的现代化建设思想,对我们当前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强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论文通过考察吴景超的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的形成,,重点探讨了他的工业化建设思想、乡村建设思想和文化建设思想,并试图认识其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全貌及其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论文采用了心理史学方法,通过分析吴景超学术观点的形成过程、学术思考的特点等,对其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进行探讨,并对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内容予以概括总结,对他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评析。 针对中国贫困落后的现状,吴景超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业化建设理论,除了提出要注意工业化过程中的比例问题外,更是对如何进行工业化建设的途径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针对中国乡村凋敝的实况,吴景超除了强调土地问题与人口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外,更是独立创新,大胆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这一与众不同的主张。而这两方面的主张正是他现代化建设思想中最为重要、最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建设方面,吴景超没有正面系统的介绍,但通过他在教育、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婚姻生活方面的言论主张,我们不难看出他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态度,即秉承自由、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念,试图去表达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家建设的政治诉求。 吴景超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是通过对全世界各国的材料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作比较,得来的对中国社会出路的宏观认识与理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吴景超能针对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出这么多主张,确实是占风气之先。如今看来,他的这些主张大多数是科学性高,可行性强,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主义就能抹杀掉的附庸之谈。
【关键词】: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 工业化建设思想 乡村建设思想 文化建设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2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一、选题意义10
  • 二、吴景超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10-13
  • 三、基本结构与主要观点13-14
  • 四、本文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吴景超的生平及其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15-19
  • 一、早期经历及学术道路15-16
  • 二、《新路》时期的学术道路16-17
  • 三、1949 年后的学术道路17-19
  • 第二章 吴景超的工业化建设思想19-26
  • 一、吴景超工业化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19-21
  • 二、吴景超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21-24
  • 三、对吴景超工业化思想的评价24-26
  • 第三章 吴景超的乡村建设思想26-35
  • 一、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26-27
  • 二、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27-33
  • 三、对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的评价33-35
  • 第四章 吴景超的社会文化建设思想35-42
  • 一、吴景超在东西文化论战中的“折衷论”35-37
  • 二、从吴景超的教育主张看其文化建设思想37-39
  • 三、从吴景超的经济制度主张看其文化建设思想39-41
  • 四、对吴景超社会文化建设思想的评价41-42
  • 第五章 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42-45
  • 一、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42-43
  • 二、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学术价值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龙;吴景超的工业化思想探析[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钟祥财;;1949年以前吴景超的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特点[J];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唐和英;;略论吴景超的农村建设思想[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985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85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