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14:38

  本文关键词: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刘少奇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改革思想


【摘要】: 所谓经济体制,简而言之,就是经济运行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和实现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情的制约。相对于基本经济制度来说,经济体制具有易变性和多样性。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亘古未有的事业。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到底如何进行,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动因与条件。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时,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想为理论依据,以苏联经济模式为现实样板,建立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对建立初步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其弊端也日益明显地表露出来。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成为历史赋予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重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刘少奇改革探索的出发点;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中共领导集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是他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对中国国情和传统经济体制及其弊端的深刻认识,则是他改革探索的客观依据;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也是他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前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dA硕士学位论文 w MASTER’S THESIS 整整10年,刘少奇不仅直接参与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项重大方 针政策并领导了经济建设实践,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提出了 一系列的改革思想,并付诸实践。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一)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有百分之 九十几的社会主义,可以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结构不能无 止境变动,必须相对稳定;(二)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分配体制与所有制一样反作用于生产力。在分配上必须反对平均主义,改革工 资制度和劳动制度,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三)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 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中央必须向地方适当分权, 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行政机关与企业的关系上,行政机关必须向 企业适当放权,以发挥企业生产积极性。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要允许个人 有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自由,以发挥生产者个人的劳动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发展商品生产,充分利用自由市场的补充作用,用 价值规律指导生产,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产力为评价标准,以群众路线为思想和工 作方法,以调查研究为基本途径。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服 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 济体制改革的许多思想成为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国家在经济生活各方面的政 策和工作条例的思想理论来源,直接指导了当时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在20世纪60年代,刘少奇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为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和发展 起了极重要作用。刘少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 思想,他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少奇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虽然距离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三、四 十余年了,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刘少奇当时所处环境与条件相比,无论 n #\硕士学住论文 @MASTER’S THESIS 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已经大大拓展且更趋丰富了。但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主题没有改变,中 国国情的基本方面也没有改变,今天从事的改革事业,仍是刘少奇当年未竟事 业的继续与深化。人们可以相当清晰地体会到历史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回避 的必然联系。刘少奇依据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提出的一系列带 有根本方向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和改革思想、思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 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刘少奇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改革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092.7
【目录】:
  • 内容提要3-6
  • 英文摘要6-10
  • 序言10-14
  • 一、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成因14-29
  • (一) 刘少奇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出发点14-20
  • (二)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改革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20-23
  • (三) 刘少奇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23-25
  • (四)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继续发展25-29
  • 二、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29-48
  • (一) 所有制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9-32
  •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32-36
  • (三) 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6-41
  • (四) 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41-48
  • 三、 对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评价48-57
  • (一) 刘少奇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对当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48-50
  • (二) 刘少奇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50-53
  • (三) 刘少奇对经济体制的探索为中国经济体改革留下许多启示和思考53-57
  • 主要参考书目57-59
  • 主要参考论文59-6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新人;刘少奇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渤海大学;2012年

2 王学建;刘少奇社会主义观的框架体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3 李永杰;刘少奇对邓小平理论贡献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8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88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6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