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2 15:09

  本文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4年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廖杰  

【摘要】:股利分配政策在上市公司的管理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够通过不同的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不同的信息,所以股利分配政策也是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的用来向投资者进行信号传递的重要工具。股利政策信号传递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市场有效性不是非常完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股利政策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此来达到稳定投资者心态并顺利完成融资的目标。在股利政策运用合理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内外部之间可以实现一个非常好的信息均衡,投资者也可以从市场反应来判断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的成熟度较低,并且上市公司管理经验较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因此,相比国外成熟市场的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我国证券市场可能还存在很多新的特点。而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大多侧重于对主板市场进行研究。但我国中小板市场由于股本小,相关产业受到国家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在当前的证券市场中,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也比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更迫切的需要融资。因此,相比于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有更多更新的领域值得探索,对其股利政策的研究具有更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了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小板上市公司由于规模小,股价易受操纵,最容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然后,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并概括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解释了与股利分配政策相关的基本概念。陈述了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包括股利无关论、信号传递理论、所得税差异理论、代理理论。股利无关论认为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没有影响;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由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股利政策可以被用来传递公司现在和未来经营状况的相关信息;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在考虑税收因素,投资者可以通过调整股利政策来实现税后收益的最大化;代理理论认为,经营者为了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去制定相关股利分配政策。然后,界定了股利、股利政策、中小板等基本概念。最后,介绍了股利分配的几种类型,包括剩余股利、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低正常加额外股利。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几种方式,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转增股本、股票回购等几种方式。现金股利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向股东赠送股票;转增股本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它增加了公司的股本规模,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的行为。然后,陈述了当前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等相关现状,并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内外部因素。 第四部分,采用累计超额收益率法分析了股利政策对股价的信号传递效应。首先对中小板股利分配对股价影响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然后按不同股利分配形式和不同行业分析了股利分配政策对股价的信号传递效应,得出了投资者最认可“派转送”而最不认可“派现”的结论。与此同时,进一步分析,得出了房地产业和工业是信号传递效应最明显和最不明显的行业。最后,又利用T统计检验法对上述结论进行了确认。 第五部分,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对当期和下一期经营业绩是否具有信号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股利政策对当期的经营业绩有较强的信号传递效应,但对下一期的经营业绩不具有信号传递效应。 第六部分,根据之前的实证分析结果归纳出相关结论,并对投资者、上市公司管理者、证券市场管理机构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5;F276.6;F832.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胡俊娣;现金股利信号传递效应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2 陈国辉,赵春光;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5期

3 赵春光,张雪丽,叶龙;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4 刘英男,祝捷;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效应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钟田丽,郭亚军,王丽春;现金股利与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6 严武;潘如璐;石劲;;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公告效应实证研究:1993-2006[J];当代财经;2009年09期

7 李豫湘,刘星;股利决策对股价影响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8 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9 王勇;曾子晖;;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内涵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明江;股利政策的一般性模式——一个投资行为模型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惠芳;孙亚林;潘立生;;投资机会集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陈瑞玲;李东;;SPS措施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4 曹玉华;;江苏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5 刘成红;张冰;;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6 柳士昌;梁爽;;武汉城市圈农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7 余志威;;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农业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8 邢相军;王金霞;张丽娟;;黄河流域灌区的灌溉管理改革进展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9 高真真;杨杰;吴平;;城郊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金堂县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10 祖培福;姬春秋;赵文英;褚文杰;;基于线性回归的分析河流径流量的数学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铭来;曹燕;;我国机动车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朱传冲;;重庆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关系的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晨;;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顾剑华;;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问题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军雄;;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损害与市场反应——中天勤事件的进一步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6 张晓鸣;李玫;;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玫;张晓鸣;;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粒;焦烨妍;;我国股票市场对于非标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2002年年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李春玲;王化成;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苏月中;;现金股利悖论:一个来自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公言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倾向成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柏杰;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天勖;GPA框架下的我国地方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峰;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齐银山;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安全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应禄;中国城乡经济差距与一体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晓倩;基于银行资产组合理论的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郭欢;中小板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洪景玉;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基于湖南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鑫;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于梦璇;环境安全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管制与激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姜萌;韩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胡丹;商业银行贷款多元化的绩效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颜思成;湖南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仁俊;喻天舒;;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3期

2 李常青;西方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演进与评价[J];财会通讯;2004年12期

3 李泽平;;中小企业板股利政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23期

4 曹晓东,陈之大;上市公司送配股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5 刘英男,祝捷;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效应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金秀,吴豪,梁妤;关于我国股利政策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周晓苏;朱德胜;;股权结构、财务绩效与现金股利[J];当代财经;2006年05期

8 李常青;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其成因[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9期

9 刘星,李豫湘,杨秀苔;影响我国股份公司股利决策的因素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1997年01期

10 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仕雄;谈谈股利政策的选择[J];财会通讯;1995年10期

2 曹媛媛;股利政策的稳定性与信息内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朱德仁;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外部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财会;2003年10期

4 付建奎,冯永祥;2000~2002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及动因浅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12期

5 夏海东;股利政策与我国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J];辽宁经济;2003年12期

6 徐雪芬,纪建悦;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J];新金融;2005年01期

7 侯艳洁;逯晶晶;;股利政策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0期

8 赵明星;王禧扬;;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9年02期

9 王曙光;徐强;;我国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规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10 蒋昕;谈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几个问题[J];广西会计;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慧;;股权结构、“隧道”行为与股利政策——基于大股东控制权利益实现方式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晓鸣;李玫;;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纯;吕伟;;证券分析师、信息环境改善与企业股利政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4 耿玮;;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云;吴文锋;吴冲锋;;中国上市公司股利的信息含量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劳兰珺;余沿福;;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与股票长期收益——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检验[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谢军;;股利政策和第一大股东治理: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吴平;付杰;张振波;陈传东;;上市公司高派现与不分配现象因素分析[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9 纪建悦;李江涛;张志亮;吉晓莉;;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再探讨[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茂竹;王艳茹;张祥风;;从博弈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邦证券研究所 吴谦;[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张延波 彭淑雄;[N];工人日报;2002年

3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 苑德军 博士;[N];证券时报;2001年

4 刘应森;[N];经济日报;2000年

5 苑德军 陈铁军;[N];中国证券报;200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 于 雷;[N];证券日报;2003年

7 于明峰;[N];人民邮电;2003年

8 ;[N];财会信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映宏;[N];证券时报;2002年

10 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系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N];中国审计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孙诚;股利政策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余亮;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股利政策治理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龚慧云;基于行为股利理论的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宿淑玲;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杨扬;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江铭强;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蓝发钦;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翁洪波;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程宏伟;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传惠;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郭慧萍;我国不稳定的股利政策成因分析与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3 董青马;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何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黄鹏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从委托代理问题角度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2年

6 白亚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于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8 王颖;盈余信息与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协同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李嘉琦;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20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