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政府债务风险——兼论财政政策联动性

发布时间:2018-03-17 14:29

  本文选题:政府债务风险 切入点:金融市场发展 出处:《财经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在梳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财政-金融"一体的框架探究了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并通过敏感度分析与财政反应函数分析了这一机制与财政政策调整间的联动性。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主要通过"筹资能力"1影响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动态调整均表现出改善政府融资环境的积极效应,且不易受财政政策冲击,可缓解经济景气变化所引起的政府债务风险长期均衡波动,实现对周期性风险波动的主动防控。同时,结合我国初现"财政疲劳"的现实,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实现财政调整的良性循环,扩大政策回旋空间,缓解潜在风险波动。此外,历史上较大危机后,我国不同财政防范措施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短期波动的显著差异。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on the government debt risk,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the two on the basis of the framework of "economy-finance-finance". Through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fiscal response fun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nkage between this mechanism and the adjustment of fiscal policy. It is found tha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mainly affects the sustainability of government debt through the ability to raise funds. Both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and the short-term dynamic adjustment show the positiv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 financing environment, and they are not easy to be impacted by the fiscal policy, which can alleviate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fluc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 debt risk caused by the economic climate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virtuous circle of fiscal adjustment, expand the policy swing space and mitigate the potential risk fluctuation. After the great crisis in history, different fiscal precautionary measures in China caus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hort-term fluctuations of government debt risk.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复杂网络结构下金融危机适应性免疫研究”(16BJY161)
【分类号】:F8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庞晓波;李丹;;中国经济景气变化与政府债务风险[J];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2 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3 赵振全,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4 马拴友;中国公共部门债务和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兼评积极财政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及其冲击[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5 彭小泉;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均衡发展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婷婷;赵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产业、金融发展对经济提升的驱动作用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2期

2 赵振华;;金融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王昱;成力为;安贝;;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边界影响——基于HECKIT模型的规模与效率门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年01期

4 王昱;王昊;成力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动态内生俱乐部收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方舟;莫艳飞;;三明市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HEGY季节单整检验和EG协整检验[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袁康;;金融福利法:金融法学研究的新领域[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7 蓝虹;;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绿色金融发展[J];前线;2016年12期

8 赵晓玲;;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年22期

9 陈云;杨晓雪;;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去中介化[J];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10期

10 周潮;;我国公共债务控制与通货膨胀动态性分析[J];甘肃金融;201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蔚;陈勇;;最优公共债务规模——基于一个拓展的AK模型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4年04期

2 缪小林;伏润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与生成:一个文献综述及权责时空分离下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3年08期

3 伏润民;缪小林;师玉朋;;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内涵与测度方法的文献综述——兼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J];经济学动态;2012年11期

4 赵全厚;;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57期

5 黄国桥;徐永胜;;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传导机制与生成机理分析[J];财政研究;2011年09期

6 刘尚希;许航敏;葛小南;孙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10期

7 彭清辉;曾令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融资的可持续性[J];系统工程;2010年08期

8 孙天琦;我国各省与全国经济景气的同步性研究(1953—2004)[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9 刘尚希;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10 白钦先,徐沛;当代金融理论中的股票市场:功能与作用条件的再认识[J];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市场发展[J];济南金融;2006年05期

2 穆怀朋;;金融市场发展的成就、经验与未来[J];中国货币市场;2007年06期

3 鲍琰;;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24期

4 赵磊;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J];福建学刊;1989年02期

5 唐云鸿;把上海金融市场发展成全国性大市场[J];世界经济研究;1994年01期

6 刘增恒;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4年04期

7 张惠茹;探讨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发展模式的选择[J];广西金融研究;1997年08期

8 刘卫红;论东亚金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替代[J];经济学家;2000年05期

9 张绮;“入世”前的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入世”后的上海金融业发展方向[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1期

10 李力松;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新蓉;;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穆怀朋;;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妥善处理金融业经营与监管方式的关系[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3 丁沙;;2013金融市场发展新机遇——专访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建业[A];中国经济年会会刊(2012~201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庭钧;金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机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张强;金融期货之父:“新华08”有助世界金融市场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赵嘉麟;俄罗斯成立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4 天天;俄政府批准2020年前金融市场发展构想[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5 郭凤琳 上官卫国;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高国华;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体系 适应金融市场发展需要[N];金融时报;2014年

7 黄丽珠;市场化:金融市场发展的治本之策[N];金融时报;2004年

8 主持人:本报记者  章永哲     特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松奇;通过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N];金融时报;2006年

9 杨东辉;金融市场发展需相关衍生品保驾护航[N];期货日报;2005年

10 记者陈洪明;前三季度我市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良好[N];黄山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冬生;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亚萍;金融市场发展、产品市场竞争与商业信用供给[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2 郝越;FDI流入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永龙;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徐凤;论金融市场发展的区域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彭双;中外碳金融市场发展比较分析及对海南的启示[D];海南大学;2013年

6 温捷涵;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金融市场发展及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姚燕;财政支出倾向、金融市场发展失衡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8 林雅军;虚拟经济的衍化及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屠娅青;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运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5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625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