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换债券在并购中的应用:驱动因素、衍生风险与防控机制
本文选题:可交换债券 + 并购 ; 参考:《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政策鼓励和可交换债券的融资、减持功能是推动可交换债券在并购中得以应用的驱动因素。随着可交换债券与企业并购活动的结合日趋紧密,相应地衍生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政策的拉动可能诱发管理层在并购交易过程中盲目发行可交换债券;信息披露不足容易影响投资者的价值判断;新晋股东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提前退出,会引发投资者对并购整合效果的质疑;同时"定向增发+可交换债券"的组合可能形成一定的套利空间。为了应对上述风险,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监管部门从顶层设计上限制潜在的套利空间,中介机构凭借其专业背景为可交换债券的发行发挥风险过滤功能,企业作为风险防范的主体需要在并购准备、交易和整合阶段合理评估自身实力,理性运用可交换债券。
[Abstract]:The function of policy encouragement and exchangeable bond financing and reduction is the driving facto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exchangeable bonds in M & A.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exchangeable bonds and corporate M & A activities, there are some risks that deserve attention: the policy pull may induce management to issue exchangeable bonds blindly in the process of M & A transaction;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ill easily affect the value judgment of investors, and the new shareholders will withdraw early by issuing exchangeable bonds, which will lead investors to question the effect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directional additional exchangeable bonds" may form a certain arbitrage spac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above ris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regulators limit the potential arbitrage space from the top level design, and intermediaries play a risk filtering function for the issue of exchangeable bonds by virtue of their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s the main body of risk prevention, enterprises should rationally evaluate their own strength in the stages of M & A preparation, transac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rationally use exchangeable bond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与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研究”(14ZDA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的实现路径与效应评价研究”(14AGL012)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资助项目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仕元;;可交换债券:大非有效,小非难解[J];现代商业银行;2008年10期
2 陈旭,郭晓姝;国家股流通新路──可交换债券[J];中国投资;1999年12期
3 李曜,刘孝先,殷明;可交换债券在国内的应用设想[J];证券市场导报;1999年08期
4 李传志,石想荣;可交换债券的价值评价[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高建国;;可交换债券:新型融资平台[J];财务与会计;2006年18期
6 伍翔;;可交换债券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08年35期
7 董奎;;可交换债券的定价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8 董奎;;可交换债券基础及其推出的意义[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6期
9 齐春宇;;可交换债券在我国股改限售股减持中的应用设计[J];南方金融;2009年01期
10 张雄,张银旗;利用可交换债券促使国有股权流通问题探讨[J];浙江金融;200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联合证券研究所 张晶邋杨戈;可交换债券:限售股解禁新通道[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刘俊贤;利用可交换债券化解不良资产[N];金融时报;2000年
3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小组;债券衍生品 可交换债券优势凸显[N];证券时报;2006年
4 朱益民;献计可交换债券 “大小非”的另一剂“解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刘云;上市公司股东可试行发行可交换债券[N];证券时报;2008年
6 朱益民;可交换债券破解大小非难题:阳关道还是独木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可交换债券为券商带来新商机[N];证券时报;2008年
8 时报记者 林佳 曾宇星;可交换债券:缓解“大小非”减持作用暂难显现[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9 姜艳艳邋宋元东;可交换债券面临两难选择[N];市场报;2008年
10 李允峰;可交换债券能解优质公司资金“干旱”[N];市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龙俏;可交换债券定价:模型、实证与案例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晓红;可交换债券定价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袁卫东;我国发展可交换债券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龚立力;国有股减持工具创新—可交换债券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5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184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