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分级基金套利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8:18
【摘要】:分级基金是最近投资者在市场上屡见不鲜的一类创新型投资工具,以其独特的配对转换机制和杠杆机制受到众多投资者追捧。投资分级基金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投资方式。分级基金不同于传统类基金。分级基金拥有独特的配对转换机制和杠杆机制,而且分级基金的进取份额与股市挂钩,因此分级基金在牛市行情下收益远远超过传统类基金。2007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只分级基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分级基金的规模呈现了“倒U型”发展路径。2014年,伴随着牛市的来临,分级基金出现井喷式发展,2015年分级基金达到最大规模,之后随着熊市的出现,分级基金规模也逐渐缩减,截至2017年末,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共有分级基金147只,存续规模1392.11亿元,较2016年底减少887.50亿元,降幅38.93%。分级基金作为一种崭新的投资工具,本来应该是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内众多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一致,对分级基金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盲目跟风投资分级基金,使得分级基金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严重偏离正常区间。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详细介绍分级基金的配对转换机制以及杠杆原理,一方面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养,从根本上引导投资者对分级基金两类份额的认知,改变投资者投资分级基金的错误理念,让广大投资者深切地认识到分级基金价格的正常波动范围,以及极端情况下的投资策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普及分级基金的相关知识,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控制意识,为监管机构减轻监管压力,实现基金市场的良性发展。文章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文献对分级基金套利研究情况。文章第二部分对分级基金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对分级基金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做了简要地概述。文章第三部分结合目前分级基金市场的状况,通过分析分级基金的配对转换机制以及杠杆原理,详细分析了分级基金价格表现的异常情况,并根据异常情况分别介绍了对应的四类常见的套利策略,包括申购套利、赎回套利、双向套利以及不定期下折套利。第四部分以泰达宏利500指数分级基金和华宝兴业中证1000指数分级基金为例,进行套利的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无对冲情况下的四种套利策略,发现在当前环境下套利策略依然有效,然后针对分级基金存在的折价、溢价现象分别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套利,此外,又对分级基金市场套利失利时的对冲效果进行分析,分级基金对冲套利分析结果均表明,股指期货对冲确实可以对冲分级基金的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以削弱分级基金套利的时滞效应,但是,股指期货的对冲效果是不稳定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子舜;;分级基金投资价值与套利策略实证研究[J];新金融;2015年07期

2 周寰宇;;杠杆率视角下开放式分级基金的赎回风险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年01期

3 邹骞;;指数型分级基金双向套利策略的时滞性研究[J];现代商业;2014年30期

4 张良财;;分级基金套利研究[J];经济师;2011年11期

5 金列;;基于杠杆设计的创新型封闭式分级基金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清海;镇嘉;;指数分级基金套利机会浅析[N];中国证券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涵;我国分级基金套利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龙亚琼;分级基金套利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3 邱先庆;鹏华中证800地产分级基金套利策略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7年

4 周康乐;分级基金运行机制和套利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5 郭若冰;分级基金折溢价与套利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杨俊帆;分级基金的套利机制和投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谢丰骏;分级基金杠杆率变动与上下折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8 孙宏宇;指数型分级基金投资策略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9 王骁;我国分级基金的套利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0 董晖;分级基金投资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8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98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f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