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强制分红政策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4:29
尽管证监会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将“维护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作为监管的一项重要目标,然而,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事实依然存在。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不分红、低分红现象;另一方面,大股东会运用控制权优势攫取公司利润,存在套现行为。2008年证监会出台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是首次对企业再融资与现金分红水平进行的量化规定,即企业获得再融资资格的必要条件是累计现金分红比例必须达到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那么,该“半强制政策”的实施是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整体派现水平?是否会造成公司以达到融资标准来倒推分红比例,从而出现抑制分红水平的现象?对达不到融资标准的公司是否有效?以及政策实施后是否会抑制大股东的套现行为?研究以上问题旨在检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有效性,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监管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经验证据。本文以200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派现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政策变量、盈利能力、举债能力、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并且将再融资分别与盈利能力、举债能力、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互项引入方程进行实验设计,使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政策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该“半强制政策”实施后上市公司的整体派现水平,低于《决定》实施前的,政策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第二,再融资与盈利能力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负,加上盈利能力自身系数之和依然为负,表明再融资需求使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出现了股利迎合的逆向选择,即高盈利公司会降低分红水平,迎合“半强制政策”,实施“门槛”股利,出现低于其应有分红能力的行为;第三,公司的举债能力系数显著为负,举债能力与再融资需求的交互项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表明“半强制政策”对有再融资高负债的公司是无效的,即有再融资需求高负债的公司不会显著通过提高派现水平来获得再融资资格;第四,公司的前十大股东系数显著为正,前十大股东与再融资需求的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说明该政策对于大股东套现问题没有约束力,即对于一些高分红的公司,“半强制政策”只设定分红下限,未能有效抑制大股东套现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结合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制定分红“强制”标准,而不应只以获得再融资资格制定分红强制标准,以及改善公司治理,适度考虑分红上限防止大股东套现行为等政策建议,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落到实处。
【学位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的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利及股利政策
2.1.2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
2.1.3 强制分红与半强制分红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代理理论
2.2.2 大股东掏空理论
2.2.3 博弈论
2.3 半强制分红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2.3.1 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阶段的整体效应研究
2.3.2 半强制分红背景下影响股利行为的因素研究
2.3.3 半强制分红政策阶段划分研究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上市公司的整体派现水平假设
3.1.2 不同分红能力公司的派现水平假设
3.1.3 大股东套现问题假设
3.2 研究设计
3.2.1 变量选择与度量
3.2.2 模型构建
3.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1.1 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描述
4.1.2 全样本描述统计
4.2 共线性检验
4.3 回归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4.3.1 回归结果分析及原因分析
4.3.2 稳定性检验
第五章 半强制分红政策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5.1 细化监管规则,制定灵活分红规定
5.1.1 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确定实际股利发放水平
5.1.2 制定监管上限,抑制大股东套现
5.1.3 改变再融资条件,融资额度与股利水平相挂钩
5.2 结合多方监管措施,强化半强制分红政策效果
5.2.1 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提升分红意识
5.2.2 优化股权结构,从根源上治理
5.2.3 引入机构投资者,监管大股东行为
5.2.4 强化内部审计,规范企业运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性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学位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的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利及股利政策
2.1.2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
2.1.3 强制分红与半强制分红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代理理论
2.2.2 大股东掏空理论
2.2.3 博弈论
2.3 半强制分红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2.3.1 半强制分红政策实施阶段的整体效应研究
2.3.2 半强制分红背景下影响股利行为的因素研究
2.3.3 半强制分红政策阶段划分研究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上市公司的整体派现水平假设
3.1.2 不同分红能力公司的派现水平假设
3.1.3 大股东套现问题假设
3.2 研究设计
3.2.1 变量选择与度量
3.2.2 模型构建
3.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1.1 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描述
4.1.2 全样本描述统计
4.2 共线性检验
4.3 回归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4.3.1 回归结果分析及原因分析
4.3.2 稳定性检验
第五章 半强制分红政策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5.1 细化监管规则,制定灵活分红规定
5.1.1 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确定实际股利发放水平
5.1.2 制定监管上限,抑制大股东套现
5.1.3 改变再融资条件,融资额度与股利水平相挂钩
5.2 结合多方监管措施,强化半强制分红政策效果
5.2.1 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提升分红意识
5.2.2 优化股权结构,从根源上治理
5.2.3 引入机构投资者,监管大股东行为
5.2.4 强化内部审计,规范企业运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性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共荣;刘颖;;股利分配迎合分红政策对股权再融资的约束吗[J];会计之友;2015年06期
2 杨宝;蔡红;;半强制分红政策的总体效应分析——基于DID模型的检验[J];财会月刊;2015年08期
3 强国令;;半强制分红政策、逆向选择与股利掏空[J];投资研究;2014年10期
4 刘银国;张琛;阮素梅;;现金股利的代理成本控制效应研究——基于半强制分红的考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5 陈云玲;;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J];金融研究;2014年08期
6 邓剑兰;顾乃康;陈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受再融资监管政策的驱动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7 魏志华;李茂良;李常青;;半强制分红政策与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行为[J];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8 王满;田e
本文编号:2826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2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