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常备借贷便利对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21:11
   常备借贷便利(SLF)自2013年创设以来,作为央行货币工具箱中的正常流动性供给渠道,在价格和数量调节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3年6月银行间货币市场发生“钱荒”,央行积极使用SLF操作,缓解流动性紧张,引导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下降。与此同时,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出现突破利率走廊上限的情况,所以SLF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过去文献主要侧重于SLF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研究,现在更关注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机制与有效性,但比较缺乏SLF对中观流动性的研究,因而本文首先回顾了SLF实践效果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存在问题,然后深入分析SLF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作用机制,并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分为总体流动性和局部流动性,以VAR为实证模型,检验SLF的有效性。首先,银行间市场在总量上存在季节性短缺的特征,这与SLF操作规模的季节性特征吻合,这就引出了本文需要检验的第一个问题:SLF可能缓和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月末短缺现象。其次,一级交易商制度使得银行间市场存在流动性分层,中小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可能面临局部流动性短缺问题,但SLF不局限于一级交易商,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SLF可能改善中小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的局部流动性短缺。本文在构建VAR模型前,通过滚动相关系数分析,初步发现SLF净投放量与同期、滞后两期的7天期货币市场利率相关性较高,从样本期的总体时间序列来看,SLF与DR007存在滞后负相关关系,可能是政策工具存在滞后性或流动性传导渠道存在阻塞;但随着时间推移,在样本期内SLF与滞后项DR007的负相关性逐渐降低,而SLF与同期DR007的正相关性逐渐提高,这可能说明SLF对当期市场利率的敏感性逐渐提高。根据以上两个问题构建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针对问题一,本文构建包含SLF、逆回购、质押式回购利率的VAR模型后发现,SLF缓解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短缺具有时效性,短期来看,SLF在月末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市场利率,但是从长期看,利率大概率会反弹。与公开市场操作的逆回购相比,SLF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作用效果更强烈、持久,而且方差分解贡献更大。针对问题二,构建包含SLF、OMO、利差等变量在内的VAR模型后发现,第一,逆回购无法缓解局部流动性短缺问题,在样本期内会加大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的回购利差。第二,SLF对解决非银行机构局部流动性短缺的效果有限,但能够有效缓解银行机构的局部短缺,通过SLF在地方人民银行的积极开展下,能够及时为中小银行提供流动性。总体来看,SLF在月末时点能够缓解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短缺,并为商业银行提供局部流动性支持,但存在时效性和作用效果有限的问题。结合SLF这几年的实践数据来看,其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小、抵押品受限以及信息披露频率较低等。对此本文提出建议,提高SLF信息披露频率,公布各期限SLF到期信息;地方银行应提高担保品的信息质量;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5
【部分图文】:

供需曲线,商业银行,供需曲线,流动性


图 6:商业银行(左图)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右图)的流动性供需曲线“流动性传导分层”现象加剧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也受到了我国人民银行的关注,在 2018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在一级交易商的最新考核指标体系中强调对流动性分层传导方面的要求;同时在人民银行工作者孙莎,牛慕鸿(2017)也提出可适度考虑多元化一级交易商类型。2.大小商业银行之间的流动性分层

供求曲线,方式,供求曲线,作用机制


图 12:SLF 对流动性传导的方式3.3.2 SLF 作用机制的供求曲线分析接下来通过 A1 环节,也就是 SLF 对商业银行的作用机制来分析流动性传导可能存在阻塞的原因。在宋芳秀(2018)模型基础上,加入 MPA 管理约束等条件,通过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供求曲线,说明 SLF 的利率走廊上限有时失效的主要原因。

作用机制,抵押品,额度,央行


图 13:不存在规模限制的作用机制 图 14:存在规模限制的作用机制2.存在规模限制的作用机制SLF 存在规模限制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央行的额度控制,另一类是抵押品限制。前者是指央行为控制货币供应而对人民银行地方分支机构设定额度限制假设部分地区的额度未能满足商业银行的申请需求,那么 SLF 无法足额提供;后者更是一种现实约束条件,部分中小银行满足要求的抵押品较少,或者大量抵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睿博;;市场波动与系统性风险——基于市场流动性集体枯竭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02期

2 吴宇溦;;宽松货币政策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1期

3 江涵逸;;对比下的市场流动性视角:我国“体育金融”摆脱“+金融”模式前景简析[J];运动;2017年09期

4 ;数字[J];中国经济信息;2017年17期

5 朱迪星;段鹏;;微观市场流动性前沿理论评述[J];金融发展评论;2014年08期

6 杨奕;;投资者结构对于期货市场流动性影响的仿真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09期

7 白雪;牛锋;;金融业务创新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J];西南金融;2014年09期

8 毕家新;;市场流动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青海金融;2013年09期

9 彭小林;龚仰树;;货币流动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王金安;;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钊;基于积累线性模型的证券市场流动性度量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廖士光;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价值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志鹏;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浩博;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灵芝;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风险的量化与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丹;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周芳;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与资产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龚颖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许香存;中国股市开收盘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交易机制的比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傑雄;创业板市场之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娟娟;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2 戴清慧;流动性冲击对我国国债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3 叶倩;常备借贷便利对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4 王艺淏;基于市场流动性的新三板与创业板市场估值差异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5 张婷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8年

6 李恺珊;新三板分层制度对市场流动性作用及效果实证[D];厦门大学;2017年

7 胡海菠;中美股票市场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8 刘瑞萍;证券市场流动性与信息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仁健;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及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华李成;论国债期货对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885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85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