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独立董事声誉激励与任职机会

发布时间:2021-01-20 03:58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正式全面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然而,在欧美等国家盛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却出现了“南橘北枳”“水土不服”的现象。《上海证券报》发表的首份中国独立董事生存现状调查表明:33%的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表决时从未投过弃权或反对票,35%的独立董事从未发表过与上市公司高管有分歧的独立意见’。因此,人们甚至把独立董事戏称为“花瓶董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何在?如何改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现状以使其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摆在我国公司治理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的角度出发,使用经济学主流的分析方法,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文献对独立董事声誉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建立模型,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所受到的声誉激励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明确选用的理论分析工具和研...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和理论
        2.1.1 独立董事的概念和起源
        2.1.2 委托代理理论——独立董事产生的理论基础
    2.2 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法律约束
        2.2.1 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
        2.2.2 独立董事的法律约束
    2.3 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
    2.4 独立董事与管理层
    2.5 独立董事与大股东控制
    2.6 独立董事辞职
    2.7 文献综述小结
3.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机制作用的制度背景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
    3.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与定位
    3.3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现状
4. 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研究假设与模型
    4.1 理论背景与假设
        4.1.1 独立董事市场有效性假设
        4.1.2 独立董事声誉激励与任职机会假设
    4.2 理论模型设计
    4.3 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4.3.1 变量的定义
        4.3.2 样本的选取
5. 独立董事市场有效性实证研究
    5.1 基于假设A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 基于假设A各变量的回归分析
    5.3 独立董事市场有效性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6. 独立董事声誉激励与任职机会实证研究
    6.1 基于假设B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2 基于假设B的独立董事样本回归分析
    6.3 声誉激励与任职机会模型稳定性检验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独立董事所任职公司业绩与未来可获取报酬总量
        7.1.2 独立董事的知名度与未来可获取的任职机会
        7.1.3 独立董事的会议缺席率与未来可获取的任职机会
        7.1.4 独立董事的意见表达与未来可以获取的任职机会
        7.1.5 独立董事所任职公司违规与未来可以获取的任职机会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可能进一步的研究
8.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本文编号:2988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88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