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形成路径和会计控制
发布时间:2021-09-24 08:01
隐性负债的认定、摸底和控制是近年来国家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重点。长期以来,受地方政府债务不规范发展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形成路径隐蔽,种类繁多,统计口径混乱,难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衡量和控制。因此,应该梳理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路径并进行分类。根据政府会计逻辑和债务管理理论提出对违规形成的隐性负债予以全面清理,对政府运营管理中形成的正常的隐性负债分为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旨在将所有隐性负债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报告和披露体系,有效控制隐性负债的结构与规模。
【文章来源】:会计之友. 2019,(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分路径会计控制策略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DID模型研究[J]. 吴迎新,衡斌. 会计之友. 2019(12)
[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实质、规模与风险研究[J]. 吉富星. 财政研究. 2018(11)
[3]我国地方政府承债主体和会计核算主体的错位与解决[J]. 姜宏青,于红,张艳慧. 会计研究. 2018(09)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分析体系探究[J]. 姜宏青,李科辰. 会计之友. 2018(15)
[5]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封北麟. 财政科学. 2018(05)
[6]基于融资平台公司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变动趋势分析[J]. 张立承. 财政科学. 2018(05)
[7]我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研究:主体及合并标准[J]. 潘晓波,杨海峰. 会计研究. 2018(04)
[8]我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与化解之策——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析[J]. 郑联盛,胡滨,王波. 经济纵横. 2018(04)
[9]中国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现状、问题与体系构建[J]. 王芳,谭艳艳,严丽娜. 会计研究. 2017(02)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重分类研究[J]. 姜宏青,于红. 财会月刊. 2016(17)
本文编号:3407400
【文章来源】:会计之友. 2019,(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地方政府隐性负债分路径会计控制策略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DID模型研究[J]. 吴迎新,衡斌. 会计之友. 2019(12)
[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实质、规模与风险研究[J]. 吉富星. 财政研究. 2018(11)
[3]我国地方政府承债主体和会计核算主体的错位与解决[J]. 姜宏青,于红,张艳慧. 会计研究. 2018(09)
[4]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分析体系探究[J]. 姜宏青,李科辰. 会计之友. 2018(15)
[5]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封北麟. 财政科学. 2018(05)
[6]基于融资平台公司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变动趋势分析[J]. 张立承. 财政科学. 2018(05)
[7]我国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研究:主体及合并标准[J]. 潘晓波,杨海峰. 会计研究. 2018(04)
[8]我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与化解之策——基于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分析[J]. 郑联盛,胡滨,王波. 经济纵横. 2018(04)
[9]中国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现状、问题与体系构建[J]. 王芳,谭艳艳,严丽娜. 会计研究. 2017(02)
[10]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重分类研究[J]. 姜宏青,于红. 财会月刊. 2016(17)
本文编号:3407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40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