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长性的多因子选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21:59
我国A股市场起步较晚,而且以散户投资者为主,投资理念还不够成熟,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广泛存在,而量化投资作为一种科学、理性的投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过度反映与反映不足等非理性行为。本文首先从公司成长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筛选出17个可能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子;然后,建立成长性衡量体系,筛选出11个能够衡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成长因子;再后,对成长因子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毛利率和营业收入环比增长对股票的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将股票收益率作为因变量,将毛利率和营业收入环比增长作为自变量构建基于回归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在对策略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我们通过每月调仓、每季度调仓、每半年调仓和每年调仓对2008年至2016年样本期内的数据进行回测,结果显示四种调仓频率下策略组合的收益率均明显高于深证A股指数持有到期的收益率,且每年调仓时策略组合的市场表现最佳,但是,策略组合的最大回撤均较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策略组合的持仓数量进行调整,结果显示随着持仓数量的增加,策略组合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分散,但是其收益也在随着投资的分散而减少。然后,...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4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现代投资理论
2.1.1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
2.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1.3 套利定价理论
2.1.4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
2.2 公司成长性理论
2.2.1 古典公司成长性理论
2.2.2 近代公司成长性理论
2.2.3 现代公司成长性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成长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成长性指标的理论分析
3.1.1 成长性的内涵
3.1.2 构成成长性的要素
3.1.3 衡量成长性的方法
3.2 数据的选取
3.3 因子的选取
3.4 成长性因子的选取
3.4.1 去极值与标准化
3.4.2 因子的成长性检验
第四章 基于成长性的因子有效性检验
4.1 三种多因子模型介绍
4.1.1 基于排序的多因子模型
4.1.2 基于打分的多因子模型
4.1.3 基于回归的多因子模型
4.2 实证范围
4.3 滞后处理
4.4 去除多重共线性
4.5 成长性因子的有效性检验
4.6 检验结果
第五章 基于成长性的多因子选股策略的构建
5.1 基于成长性的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5.2 基于成长性的多因子选股策略绩效评价
5.2.1 策略的总体绩效评价
5.2.2 策略在各个子时期的绩效评价
5.2.3 策略样本外推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6.3 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化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探究[J]. 李文健. 经营管理者. 2016(24)
[2]系统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发展测度评价探讨[J]. 倪筱楠,王沈桥. 企业经济. 2013(08)
[3]企业成长理论综述——基于成长动因的观点[J]. 杨林岩,赵驰. 软科学. 2010(07)
[4]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J]. 李延喜,巴雪冰,薛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企业成长性的因素分析: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 谢军. 经济管理. 2005(20)
硕士论文
[1]基于三层过滤模式的多因子选股模型研究[D]. 赵智辉.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中国A股市场多因素选股模型实证分析[D]. 曹春晓.南京大学 2014
[3]多因子选股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D]. 王昭栋.山东大学 2014
[4]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比较研究[D]. 于梦婷.贵州财经大学 2014
[5]因子选股模型在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D]. 刘毅.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5886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4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现代投资理论
2.1.1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
2.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1.3 套利定价理论
2.1.4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
2.2 公司成长性理论
2.2.1 古典公司成长性理论
2.2.2 近代公司成长性理论
2.2.3 现代公司成长性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成长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成长性指标的理论分析
3.1.1 成长性的内涵
3.1.2 构成成长性的要素
3.1.3 衡量成长性的方法
3.2 数据的选取
3.3 因子的选取
3.4 成长性因子的选取
3.4.1 去极值与标准化
3.4.2 因子的成长性检验
第四章 基于成长性的因子有效性检验
4.1 三种多因子模型介绍
4.1.1 基于排序的多因子模型
4.1.2 基于打分的多因子模型
4.1.3 基于回归的多因子模型
4.2 实证范围
4.3 滞后处理
4.4 去除多重共线性
4.5 成长性因子的有效性检验
4.6 检验结果
第五章 基于成长性的多因子选股策略的构建
5.1 基于成长性的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5.2 基于成长性的多因子选股策略绩效评价
5.2.1 策略的总体绩效评价
5.2.2 策略在各个子时期的绩效评价
5.2.3 策略样本外推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6.3 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量化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探究[J]. 李文健. 经营管理者. 2016(24)
[2]系统视角下上市公司成长性发展测度评价探讨[J]. 倪筱楠,王沈桥. 企业经济. 2013(08)
[3]企业成长理论综述——基于成长动因的观点[J]. 杨林岩,赵驰. 软科学. 2010(07)
[4]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J]. 李延喜,巴雪冰,薛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企业成长性的因素分析: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 谢军. 经济管理. 2005(20)
硕士论文
[1]基于三层过滤模式的多因子选股模型研究[D]. 赵智辉.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中国A股市场多因素选股模型实证分析[D]. 曹春晓.南京大学 2014
[3]多因子选股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D]. 王昭栋.山东大学 2014
[4]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比较研究[D]. 于梦婷.贵州财经大学 2014
[5]因子选股模型在中国市场的实证研究[D]. 刘毅.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5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63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