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2016年新股发行定价_2016新股发行定价规则_《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15 14:05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2007年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

刘花兰  

【摘要】: 新股发行定价是股票发行市场的核心环节,定价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按有效市场理论,价格有效性的中心含义是价格在任何时点上都是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是各类相关信息通过市场归纳后的结果,即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效率决定了定价效率,进而决定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发行价格对各类信息的反应效率这一角度来研究IPO定价效率。 文中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新股发行抑价的文献,从中研究分析出股票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既而追本溯源,概述了中国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发展历程,首先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描述了中国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产生,然后对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三种股票发行的监管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重点回顾了中国早期的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审批制)及其改革(核准制)。然后,在充分了解己有研究的前提下,进入实证研究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1995-1996年A股市场的IPO数据,,建立了不同制度下的新股定价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定价效率,也加大了市场风险。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51;F224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5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2
  • 1.3 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涵义及其衡量标准12-13
  • 1.3.1 相对价格效率标准12-13
  • 1.3.2 绝对价格效率标准13
  • 1.4 研究内容13-15
  • 2. 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15-23
  • 2.1 国外关于新股发行抑价的理论和评价15-19
  • 2.1.1 Rock模型和非对称信息假说15-16
  • 2.1.2 流行效应(Bandwagon effects)假说16
  • 2.1.3 承销商风险规避假说(Risk-averseunder writer hypothesis)16-17
  • 2.1.4 信号传递模型(signalling Models)假说17
  • 2.1.5 股权分散假说(Ownershship dispersion)17-18
  • 2.1.6 新股 IPO定价与上市时间间隔对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18
  • 2.1.7 有效市场理论18-19
  • 2.2 国内对新股发行抑价的解释19-21
  • 2.2.1 各种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19
  • 2.2.2 我国学者对新股发行抑价影响因素的研究19-21
  • 2.3 研究文献小结21-23
  • 3. 中国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制度概述23-31
  • 3.1 注册制、核准制和审批制发展评介23-24
  • 3.2 中国A股早期IPO市场制度—审批制24-28
  • 3.2.1 审批制的含义及特点24-25
  • 3.2.2 审批制存在的问题25-26
  • 3.2.3 审批制对 IPO抑价的影响26-28
  • 3.3 中国A股 IPO市场制度改革—核准制28-31
  • 3.3.1 核准制的含义和特点28
  • 3.3.2 核准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28-31
  • 4. 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31-39
  • 4.1 影响股票发行定价的发行人信息31-32
  • 4.1.1 净资产收益率31
  • 4.1.2 资产负债率31
  • 4.1.3 行业特征31-32
  • 4.2 影响股票发行定价的发行信息32-37
  • 4.2.1 发行规模32
  • 4.2.2 发行方式32-36
  • 4.2.3 发行市盈率36-37
  • 4.2.4 新股发行时主承销商的信誉37
  • 4.3 影响股票发行定价的市场因素37-39
  • 4.3.1 发行前两月市场发行家数之和37
  • 4.3.2 大盘指数37-38
  • 4.3.3 中签率38-39
  • 5.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分析39-47
  • 5.1 样本数据的来源和选择39
  • 5.2 变量选择39-40
  • 5.3 研究方法40
  • 5.4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40-45
  • 5.4.1 基本统计分析结果分析41
  • 5.4.2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1-44
  • 5.4.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4-45
  • 5.5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相关分析结果45-47
  • 6. 结论及建议47-49
  • 6.1 结论47-48
  • 6.2 建议48-49
  • 参考文献49-50
  • 作者简历50-52
  • 学位论文数据集5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新股IPO定价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0期

    2 郭宁;安然;;IPO定价方式的比较分析与我国IPO定价的市场化改革[J];华北金融;2011年05期

    3 陈奕;;中国IPO发行定价实证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4 杨文涛;陈杰;;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年08期

    5 凃中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的原因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海鑫;;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邬展霞;王周伟;;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股票内在价值与IPO定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敏;瞿其春;;IPO定价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孝华;张光胜;;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时IPO发行规模及发行价格的确定[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琴;;创业板发行与定价方式的初步研究[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凡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N];证券时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N];证券时报;2010年

    4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0年

    5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1年

    6 记者 张桔;[N];中国建材报;2004年

    7 北京首放;[N];证券日报;2004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N];证券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罗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雷晓阳;[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高学哲;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3 卢铁男;中国股票发行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立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辛鑫;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及效率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花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吴宝利;A股IPO定价的多因素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皮星;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6 陈锡富;茂炼股份发行A股的IPO定价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7 雷洁;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IPO定价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永强;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高科技企业IPO定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马健;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A股市场IPO定价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祝小勤;IPO定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9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