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新股发行定价的原则_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定价_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及效率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5 14:05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0年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及效率的比较研究

辛鑫  

【摘要】:股票市场的发行定价机制不仅关系到市场行为主体——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三者的利益,也是新股发行成败的关键。在我国股市发展之初,政府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控制了股票的发行和定价过程,这种强制性制度安排使我国股票市场在发展初期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各种体制和机制缺陷带来的问题也在逐步积累,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 从1999年开始,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就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历了由行政主导向市场化方向不断演进的发展过程。2004年底,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约束,将从2005年1月1日起试行询价制,标志着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新启动。但是,新一轮的新股定价市场化改革仍存在新股抑价居高不下、实际募集资金大量闲置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次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能否适应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能否有效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研究还没有相对统一和权威的结论。由于研究样本、侧重点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尽相同,且大多数实证分析对整个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演变过程的考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研究期间较短且样本量过少,无法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及其效率,仍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十多年来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市场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各种不同定价机制的定价效率,进而分析我国股票发行定价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效果。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本文首先总结股票市场各种发行定价机制的主要特点,并对我国定价机制的变迁进行阶段性划分;接着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然后提出本文对定价效率的判断依据和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对1996年—2008年间,我国所采用的四种发行定价机制的IPO定价效率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我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新股发行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定价效率仍然偏低;其中,我国半市场化定价阶段的定价效率最低,而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也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与成熟IPO市场相比,我国新股“询价制”仍属于不完善的新股发行机制,有很多方面有待改善与提高。 本文的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样本的选取上,选择了1996年—2008年首次公开发行的794只A股股票,并根据研究需要对样本进行了阶段划分,以便对各种定价机制进行比较研究,较为全面;(2)在定价效率的衡量上,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风险补偿角度出发,提出了本文对IPO定价效率的衡量依据;(3)在模型的估计上,通过Newey-West方法对异方差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异方差带来的影响,使得研究结论更为可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颖;核准制IPO定价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3 董鹏;王晓露;;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5期

4 杨丹,王莉;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一个假说的检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熊虎;孟卫东;周孝华;;非理性投资者行为的IPO抑价理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6 郭泓;赵震宇;;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7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8 张亨;;世界主要IPO定价机制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08期

9 陈柳钦,曾庆久;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田高良;王晓亮;;询价制下我国A股IPO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丰慧;中国股票发行定价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次序[D];吉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小洋;;IPO中的价格管制及其后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郭威;张珍;成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原因探讨[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3 宋扬;中国A股市场发行抑价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4 刘中学;林福永;;IPOs初始收益率分布特征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1期

5 刘中学;;A股市场新股的因素定价模型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6 朱元甲;李阳;;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7 明仪皓;刘迅;;全流通前后中小企业板IPO抑价因素的比较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熊洁洁;;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9 卢美玲;;我国商业银行A股IPO抑价问题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10 彭景;;由“国际板”即将登录所引发的IPO定价机制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利辉;;金融管制、投资风险和新股发行的超额抑价[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阳亚玲;;新股发行制度的均衡与变迁路径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5 姚海鑫;;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李焰;张宁;;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贺炎林;郭敏;;询价制的信息揭示功能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旻;;会计准则趋同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基于IPO、增发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冬昕;市场参与者意见分歧与公司融资决策[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郭敏欣;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王鸿;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宋书彬;中国IPO市场承销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卢铁男;中国股票发行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黄赛;我国IPO定价效率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门彦顺;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宇;基于混合理性投机理论的中国股市泡沫实证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好芝;我国IPO抑价研究:制度、市场与上市公司注册地[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栾雪;无锡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影响因素及股票价格表现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张舟佳;IPO询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萍;VC/PE-BACKED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武洋;中国创业板市场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溢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金龙;我国新股发行初始收益率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黄新建,张宗益;影响我国新股超额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胡旭阳;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准市场化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一个从新股抑价角度的考察[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华,张程睿;不对称信息理论对“IPO折价之谜”的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1期

5 黄新建;影响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2期

6 潘镇;拍卖机制中的效率——对IPO询价发行方式的一种研究[J];当代财经;2002年07期

7 桑榕;各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售机制比较及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8 邓晓卓;我国新股价格过程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张涛;IPO折价现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J];华南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10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投资回报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林茂;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IPO)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中立;缓行!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J];时代经贸;2004年09期

2 方琦;;IPO开闸,小牛市撞上“天花板”?[J];经济导刊;2009年Z1期

3 赵西卜,李驰,周文硕;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会计;2003年03期

4 林涌 ,王力;完善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63期

5 龙菊;新股发行定价:理论与现实[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6 盛希泰;;深化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1年12期

7 蒲勇进;;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之艰难改革[J];科技智囊;2011年03期

8 黄杰刚 ,韩冰;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3年12期

9 吴长煜;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定价方法演变及评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黄湘源;;IPO又现超百倍市盈率[J];金融经济;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海鑫;;我国上市公司IPO定价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个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张琴;;创业板发行与定价方式的初步研究[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N];证券时报;2009年

3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N];证券时报;2010年

4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0年

5 北京首放;[N];证券日报;2004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N];证券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罗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雷晓阳;[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张琦 张永攀 王少敏;[N];中国证券报;2002年

10 巴曙松(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N];民营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芳;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变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高学哲;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3 卢铁男;中国股票发行定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立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邢相锋;A股份有限公司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3 辛鑫;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及效率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舒鹏;新股发行定价问题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丛景泰;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梁石;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梁建刚;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刘花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胜东;中国股票发行定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韩涛;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抑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94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0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