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生态文明下的生产力新探

发布时间:2017-10-13 21:51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下的生产力新探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生产力 生产力 生态力


【摘要】: 对生产力的研究,目的在于抽象出生产力的物质性和它发展的辨证性。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生产力,它是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向社会历史观过度的中介环节。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传统生产力局限性的剖析,在生态文明的历史时期下,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引入到哲学范畴中,来完善传统生产力的不足,支撑科学发展观,更好的指导人类实践。本文运用历史的、横向的、纵向的比较方法,对生产力概念的产生,不同时期下的发展进行研究。 本文成果是:对生产力进行生态文明时期下的概念上的重新界定,区分了现时代下对于生态力,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的混乱认识和概念的混淆。 本文的新见解是:生态生产力界定为: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对包括自己在内的生态体系进行受到生态系统限制(规律性要求)的、能动改造的能力(受到限制,并不是指完全屈从于自然生态系统,而是指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并不能片面的因为自然界的约束而否定了人类的能动性。)
【关键词】:生态生产力 生产力 生态力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14.1
【目录】:
  • 内容提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第一章 传统生产力概念及其局限性7-18
  • 第一节 生产力概念的渊源及演变7-11
  • 一、魁奈的生产力思想7
  • 二、亚当·斯密的生产力观点7-8
  • 三、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8-9
  • 四、传统生产力理论在内涵上具有生态意蕴9-11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生产力理论的发展11-13
  • 一、生产力概念的哲学范畴化11-12
  • 二、马克思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12-13
  • 第三节 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局限性13-18
  • 一、传统生产力的定义及由来13
  • 二、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局限性13-18
  • 第二章 生态生产力概念的建构及其内涵18-31
  • 第一节 一个概念——生态力何以提出18
  • 第二节 生态力概念的界定18-21
  • 一、自然科学意义上生态力范畴的内涵18-19
  • 二、生态力概念的哲学转化19-21
  • 第三节 生态生产力概念的界定21-27
  • 一、对于生态生产力的几种认识22-23
  • 二、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丰富23-27
  • 第四节 生态文明下对生产力分析后的历史唯物主义结构层次27
  • 一、生产力的层次结构27
  •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三对基本矛盾,,四个方面27
  • 第五节 生态主义勃兴下对生产力探析的意义27-28
  • 第六节 生态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关系28-31
  • 一、生态力的基础性作用28-29
  • 二、生态生产力的反作用29-31
  • 第三章 生态生产力实施的重要意义31-43
  • 第一节 不同纬度的生产力考察31-36
  • 一、从历史的纵向进行考察31-33
  • 二、从社会的横向进行考察33-36
  • 第二节 生态生产力范畴提出的重要意义36-43
  • 一、理论意义方面有如下积极作用36-37
  • 二、实践意义方面有如下积极作用37-43
  • 结论43-44
  • 注释44-46
  • 参考文献46-49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莉芳;论社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辩证统一[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当代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探析[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3 郑传芳;;一部研究事关21世纪全球命运和前途问题的力作——评《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家庆;;生态生产力研究综述[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李红钦;;论自然生产力[J];改革与战略;2009年07期

6 孙淑萍;;论生产力的生态转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7 谢中起;生态哲学视域中的社会发展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温莲香;生态生产力观探微[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王鲁娜;;当代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苏时鹏;张春霞;;两种生产力与发展循环经济[J];科技和产业;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廖巍;;论生态生产力[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廖巍;;九、论生态生产力[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大伟;;生态生产力是最大的生产力[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4 孙大伟;;生态生产力是最大的生产力[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赵绘宇;;论生态系统管理的经济价值[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6 张玉海;;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先进生产力科学发展的“冲锋号”[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7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8 汪江;;关于生态经济对促进当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俞国平;;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的起点和终点[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钟祺;生态生产力将成清溪发展新动力[N];东莞日报;2009年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杨承训;生态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胡馨婷;“江南清丽地”着力打造生态生产力[N];嘉兴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斌;中国位居世界第七 上海位居中国第一[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陈发胜;市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N];闽西日报;2009年

6 刘平;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陈志龙 陈晓春;在推进“两个率先”中构建和谐社会[N];新华日报;2005年

8 吕炜;关注经济增长质量问题[N];人民日报;2002年

9 古春晓;人居环境:善言“绿皮书”[N];中华建筑报;2003年

10 本版编辑 尹萍 陈建功 崔道怡 张虎 李海涛 蒋志刚 童心 杨通进  王翰林;弘扬生态文化 构筑直达心灵的绿色屏障[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广军;中国城市资源占用及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谷江平;生态文明下的生产力新探[D];新疆大学;2007年

2 叶奇;生态生产力视域下“两型”社会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叶奇;生态生产力视域下“两型”社会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史运伟;生态生产力与科技的生态化转向[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蒋圣斐;生态生产力的伦理审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媛媛;基于生态文明的安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路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菲;生态悖论视角下的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2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