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7 04:4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尽管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们也曾经走了一些弯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对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而使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来国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个人私有财富的大量积累能否撼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呢,我们就有必要对马克思理论重新进行全面分析和理解。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研究,试图从理论上正确领会私有财产的内涵,纠正孤立地、片面的看待私有财产的问题,纠正对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误解。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说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 私有财产 私有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A811;F0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0
- 第一章 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形成过程10-22
- 第一节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私有财产的理解10-13
-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中对私有财产的理解13-18
- 第三节 《资本论》中对私有财产的理解18-22
- 第二章 对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辩证理解22-29
- 第一节 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关系22-25
- 第二节 私有财产和公有制的关系25-29
- 第三章 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29-40
- 第一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私有财产的认识及重要意义29-34
- 第二节 拥有财产性收入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4-37
- 第三节 《物权法》是对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7-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当代价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成荫;;浅议《物权法》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3 董德刚;;“社会所有制”这个概念更好些[J];共产党员;2010年13期
4 范玲玲;;浅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表现形式[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5 张爱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私有财产[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裴晓军;;“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当代解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韦汉军;;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8 李红卫;;马克思、恩格斯“消灭私有制”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张春艳;韦子平;;马克思异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及消解[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5期
10 潘宁;丁丽丽;;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1046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4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