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消费正义论

发布时间:2017-10-26 10:37

  本文关键词:消费正义论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 正义 消费正义 自我实现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摘要】: 消费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用物品或劳务满足自己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各种关系中谋求“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是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手段。正义是人追求自身本质的最高理想,是人的世界、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和公理,是人类发展与完善的价值真理,其实质在于把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作为人的根本。消费正义源自对消费问题的伦理思考,即以正义观的价值视野对作为人之重要存在方式的消费进行合理性和合目的性的理性审视和道德评价,从而建立起合乎人性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以牵引和约束人们的消费活动,使之趋于正义和善。实践消费正义就是人在消费活动中,把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消费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公正消费、和谐消费、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达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消费正义思想的历史考察。对消费正义思想的历史梳理是构建当代消费正义理论的前提。西方的消费正义思想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节俭消费到消费至上的思想流变过程。中国的消费正义思想经过了一个从俭到奢、由等级消费到平等消费、由压抑消费到开放消费的历史演变进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消费正义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对劳动异化和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中确立了其生态消费正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正义思想,并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正义观。 第二章,消费正义的内涵及合法性论证。厘清消费正义的内涵是消费正义理论建构的基础,论证消费正义的合法性是消费正义理论建构之正当性支撑。从形而上的、理论的、思辨的层面看,消费正义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方式之间关系合理与否的价值评判,它所关注的是人类如何避免以自身异化为代价发展经济,并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从形而下的、实证的、应用的层面看,消费正义是对消费活动、消费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的研究,它关注的是消费活动主体如何才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消费活动与正义理念的互动整合。消费正义的这两个方面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从人性论基础而言,消费正义源自人的意识属性和自由自觉活动的存在特性以及人的超越性存在本性;从存在论角度来看,消费正义基于人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及其消费行为的社会性;从消费实践来说,消费正义是化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必然性要求。 第三章,消费正义的理念及当代价值。确立消费正义理念是构架消费正义理论的重要环节。消费正义理念是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根本准则和指导原则,具体为:人本理念、公正理念、和谐理念、适度理念和可持续理念。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是把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和发展作为消费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要求消费活动不但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公正理念即消费权利和消费义务的公平合理分配,个人在合理行使自己的消费自由权时,不能影响他人和整个社会的正当权益。和谐理念即用联系的、发展的、整体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和反思人们的消费行为,优化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实现消费与人自身、自然环境以及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适度理念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恰到好处地消费,以“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进行消费。可持续理念即消费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的统一,前者的核心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自然的可持续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后者的核心是消费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消费正义的主体实践。消费正义理论的生命在于消费正义实践。消费正义实践包括三个层面:个体消费正义实践、企业消费正义实践和政府消费正义实践。个体消费正义实践是实现消费正义的基础力量,个体应该走出消费即幸福的误区,选择自我实现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维权和自我保护能力,做一个有责任的消费者。企业是消费资料的主要提供者,生产性消费是造成目前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维护消费者权益之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政府既是消费制度、政策的制定者,也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消费实践主体,对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政府应该从管理者和实践者的双重层面规范自身消费行为。 消费正义实践通过和谐消费、公正消费、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生成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人”。
【关键词】:消费 正义 消费正义 自我实现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14.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导论11-18
  •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价值11-14
  • 二、消费正义的研究现状14-16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18
  • 第一章 消费正义思想的历史考察18-56
  • 第一节 西方消费正义思想的历史演变18-30
  • 一、古代的中道与节欲18-20
  • 二、近现代的由俭入奢20-25
  • 三、后现代的消费至上25-30
  • 第二节 中国消费正义思想的发展脉络30-41
  • 一、古代的尚俭与等级消费30-36
  • 二、近代的尚奢与平等消费36-39
  • 三、现代由压抑到开放消费39-41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正义思想探究41-56
  •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消费正义思想42-47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消费正义思想47-56
  • 第二章 消费正义的内涵及合法性论证56-90
  • 第一节 消费与正义56-79
  • 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消费56-63
  • 二、正义的人本诉求与价值之维63-79
  • 第二节 消费正义的内涵及合法性论证79-90
  • 一、消费正义的内涵及特征79-83
  • 二、消费正义的合法性论证83-90
  • 第三章 消费正义的理念及当代价值90-113
  • 第一节 消费正义的理念建构90-105
  • 一、消费正义理念的建构标准90-92
  • 二、消费正义的基本理念92-105
  • 第二节 消费正义的当代价值105-113
  • 一、消费正义的个体价值105-108
  • 二、消费正义的社会价值108-113
  • 第四章 消费正义的主体实践113-171
  • 第一节 个体消费正义113-134
  • 一、个体实践消费正义的困境113-123
  • 二、影响个体消费正义的原因123-130
  • 三、个体践行消费正义的对策130-134
  • 第二节 企业消费正义134-151
  • 一、企业消费正义的重要性135-137
  • 二、企业非正义消费的现状137-141
  • 三、企业非正义消费的成因141-145
  • 四、企业践行消费正义的途径145-151
  • 第三节 政府消费正义151-171
  • 一、政府在消费正义实践中的角色定位152-156
  • 二、政府消费正义实践面临的困境156-161
  • 三、政府非正义消费的原因探讨161-163
  • 四、政府实践消费正义的路径选择163-171
  • 结语 消费正义与“和谐人”的生成171-173
  • 参考文献173-178
  • 后记178-1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刚;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梅琼林;连水兴;;论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媒介思想——一种哲学层面的审视和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任晓林;;公共管理中官员职务消费的逻辑批判[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龙静云;;消费伦理的变迁与当代家庭消费伦理之建构[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5 董贵成,赵志伟;论维新派的经济变革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郭伟强;;论政府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行为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3期

7 蔡雪芹;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8 王建平;;消费革命:社会转型的非预期后果及其社会效应[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王代月;试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性[J];理论学刊;2004年11期

10 赵虎吉;论政治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J];教学与研究;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2 董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9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9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