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不同思考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6 13:03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不同思考及启示
【摘要】: 建国伊始,如何发展新中国经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密切关注的问题。但由于新中国经济建设这一课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毛泽东和刘少奇对于新中国经济建设思想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见。有些意见是开始不同而后来却走向了一致,有些意见是起初一致,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思想差异。 本文将运用史论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二人差异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同时从历史条件背景、主观认识局限等因素探讨分析毛泽东刘少奇产生差异的原因,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对正确的方面予以继承、创新发展和完善,对错误的方面予以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因此无论是毛泽东成功的伟大经验还是他失误的深刻教训,都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刘少奇 新中国经济建设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9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第一章 毛泽东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不同思考10-39
- 第一节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认知上的差别10-11
- 一、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认识具有不确定性10
- 二、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认识具有思想上和实践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10-11
- 第二节 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不同认识11-16
- 一、对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认识11-14
- 二、是否将经济建设作为新中国社会中心任务的不同态度14-16
- 第三节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问题的不同理解16-22
- 一、对于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趋向的不同表述17
- 二、对于过渡时间及方式上的不同思考17-22
- 第四节 关于对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问题的不同主张22-29
- 一、毛泽东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思想的主张22-26
- 二、刘少奇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思想的主张26-29
- 第五节 对经济建设步骤的不同理解29-32
- 一、刘少奇主张“农、轻、重”的经济建设步骤29-30
- 二、毛泽东坚持“重、轻、农”的经济建设顺序30-32
- 第六节 关于对农业合作化的不同意见32-39
- 一、对农业合作化前提的不同意见32-34
- 二、在农业合作化形式上的不同意见34-39
- 第二章 毛泽东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思想产生差异的原因39-45
- 第一节 对国内国际形势的不同判断39-40
- 一、对国内形势的不同判断39-40
- 二、对国际形势的不同判断40
- 第二节 新中国经济建设理论准备不足40-41
- 第三节 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经典作家的理论41-45
- 一、“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提出过程41-42
- 二、毛泽东和刘少奇对“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不同诠释42-45
- 第三章 毛泽东刘少奇新中国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45-50
- 第一节 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5
- 第二节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45-46
- 第三节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46-48
- 第四节 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48-50
- 结语50-51
- 注释51-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伟;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对建国后国内主要矛盾的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胡俊修;朱子夏;;中外政治文化中的民生关怀[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陈万松;试析毛泽东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两次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05期
4 刘国华;毛泽东、刘少奇合作化思想之比较[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伟;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温彤胜;民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8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9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