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可持续发展与平等发展权

发布时间:2017-10-27 16:00

  本文关键词:论可持续发展与平等发展权


  更多相关文章: 可持续发展 平等发展权 公平 制度创新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气候异常灾害、沙尘暴、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等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影响,并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学科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索,并且逐步影响政府、企业和社会群众,唤起了世人对于人类发展方式的思考与行动。但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发展理念上的差异和现实利益上的冲突又极大地阻碍了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深入。本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程的整理与回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与动力机制,着重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定义的科学界定,并从平等发展权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公平原则的实现基础,设计出基于平等发展权的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设想通过公平的资源配置和动态的利益补偿机制支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运行。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原因、背景及意义,并就全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文章的创新点给予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从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律法、正统西方经济学流派关于持续增长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辩证唯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三个方面详细回顾了人类对自身需求的满足以及与自然相处的思考;针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概念的争论、范式的分歧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多样化,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混乱与不规范,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仍存在缺陷。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及评价。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效,采用历史阶段划分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警醒反思——研究探索——理念传播——实践尝试”的演进过程,并且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历程的异同,指出现阶段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执行的效率高于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执行效率的现实。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定义的科学界定。系统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论证了公平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并且以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思想指导,从空间公平和时间公平双重维度上对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进行了扩展,分析了空间公平对于时间序列公平的直接影响,论述了前代人对于当代人以及后代人、当代人对于后代人、本地人对于外地人的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自己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平等发展权。从基本人权视角审视衡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分析发展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相关性,通过马克思主义人权与平等思想进一步提升了发展权中的平等性,提出平等发展权的概念。并且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我国拆迁冲突问题为实例,分析平等发展权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指出平等发展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件,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基础。 第五章基于平等发展权的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构想。对比科技进步、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三种方式,指出制度创新是当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现实、最有效、最可行的手段,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大胆设计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设想在环境资源的总量控制下,每个公民平等占有公共经济资源的产权,并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利用经济利益的强刺激将绿色环保理念真正注入国民精神,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社会调教”的综合性可持续发展制度平台;建议利用该制度框架对排污权制度进行改革试验,设计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排污权个人所有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可持续发展中社会利益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平等发展权 公平 制度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61.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6
  • 绪论16-23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6-18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18-19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19-21
  • 四、论文的创新点21-23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23-51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及其理论史23-35
  •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23-26
  • 二、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26-32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32-35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35-51
  •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争论36-40
  • 二、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分歧40-42
  •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42-48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突出问题48-51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及评价51-75
  • 第一节 国外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及评价51-59
  • 一、从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感中警醒阶段51-52
  • 二、系统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阶段52-56
  •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广阶段56-59
  • 第二节 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及其评价59-71
  • 一、建设发展探索阶段(1949年~1978年)59-60
  • 二、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8年-1992年)60-61
  •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与发展阶段(1992年-2003年)61-66
  •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阶段(2003年-)66-71
  • 第三节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历程的比较分析71-75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定义的科学界定75-100
  • 第一节 经济增长、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辨析75-78
  • 一、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75-76
  • 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的经济发展76-77
  • 三、可持续发展是确保全人类全面发展的发展77-78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分析78-82
  • 一、可持续发展定义的不同学科属性的解读78-80
  • 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80-81
  •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81-82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82-88
  •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82-84
  • 二、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84-86
  •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科学理解与运用86-88
  • 第四节 对可持续发展定义的拓展88-100
  • 一、从空间公平扩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88-92
  • 二、从时间公平扩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92-98
  • 三、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义98-100
  •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平等发展权100-130
  • 第一节 发展权的研究综述100-109
  • 一、发展权的定义与性质101-104
  • 二、发展权的确立过程是人类追求公平发展的过程104-106
  • 三、发展权的核心是经济发展106-107
  • 四、发展权的平等性与平等发展权107-109
  • 第二节 平等发展权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重要性109-130
  • 一、平等发展权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评判标准110-122
  • 二、平等发展权是剖析拆迁冲突的重要依据122-129
  • 三、平等发展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件129-130
  • 第五章 基于平等发展权的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构想130-157
  • 第一节 制度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130-135
  •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种手段130-134
  • 二、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134-135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创新性构想135-147
  • 一、理论模式的基本思路136-142
  • 二、具体制度安排设想142-146
  • 三、制度的主要可行性障碍146-147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构想在排污权实践中的具体化147-157
  • 一、排污权制度的概况与主要缺陷148-150
  • 二、排污权个人所有的制度安排150-152
  • 三、改革后的排污权制度的优越性152-155
  • 四、排污权个人所有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155-156
  • 五、结论156-157
  • 参考文献157-16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166-167
  • 后记167-1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保君 ,孟鸣歧;论人权中的发展权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2 伍新木,李雪松;流域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3 仇保兴;;创建低碳社会 提升国家竞争力——英国减排温室气体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4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5 钱箭星;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J];国际论坛;2000年03期

6 李兴耕;;评俄罗斯私有化证券制度[J];国际共运史研究;1993年04期

7 林幼平,张义周,胡绍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评论;1997年06期

8 邱东,宋旭光;可持续发展层次论[J];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9 姚大志;罗尔斯:从自由到平等[J];开放时代;2003年01期

10 伍新木;邓军;;科学的制度安排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 方时姣;[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2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3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钟茂初;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04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04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