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何以提高经济绩效——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意识形态何以提高经济绩效——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新制度经济学 意识形态 经济绩效 机制 成本
【摘要】:传统意识形态研究主要在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展开,多集中于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合法性辩护和社会控制功能等方面的讨论,相比之下,对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以及其作用于经济绩效的具体机制的探讨尚显不足。诺思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给予我们某种启示。意识形态作为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其经济功能主要有解释功能、约束功能和节约功能。成功的意识形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供正确指导来提高经济绩效。对意识形态提高经济绩效机制的研究,在实践上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在理论上构成了对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补充、深化与扩展。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意识形态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1D09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哈尔滨工程大学项目“‘四个全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项目编号:HEUCF152207)
【分类号】:F091.349;B036
【正文快照】: 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形式,而是成为现实力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凸显。传统意识形态研究注重其虚假性和辩护性等政治功能方面,不太涉及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国内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理论则过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新华;意识形态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之说的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杨晓雷;;规则建立过程的知识考察——以“刘涌案”事件为空间[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邓义祥;郑丙辉;雷坤;诸大宇;;水质模型参数识别与验证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4 赵海峰;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5 邵长宗;尹丹;;作为一种精神的“解构”——论“解构”思想在中国当代陶艺中的可能性[J];山东陶瓷;2007年01期
6 张文富;李中静;;试论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姜振月;赵彤;;《长恨歌》:建立现代都市民间神话的一种努力[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杨宁芳;;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黄新征;“迷惘的一代”文学中的悲剧意识探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陈捷;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栗华;焦明甲;;新时期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历史命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周兰;何安亿;;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制度成本收益分析及启示——2006-2013外文文献综述[A];两岸四地会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筱红;周鹏程;;感知与行动:前村民自治时期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研究[A];2014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申期;;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决定命运的理性思索[A];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巨文忠;;区域兴衰与区域创新[A];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周兰;何安亿;;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制度成本收益分析及启示——2006-2013外文文献综述[A];两岸四地会计准则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于建平;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智能排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李新云;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后现代伦理道德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逄爱成;冷战后美元霸权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娟;试论语境的制约和解释功能[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曾永红;;进行体的解释功能[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3 张明东,金星;试谈语境对语义的解释功能[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杨阳;;试析语境的制约和解释功能[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9年02期
5 陈丽萍;;论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解释功能[J];语文学刊;2009年21期
6 徐江;;论据的解释功能及论据的确凿性、合机性[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17期
7 刘平;从接受角度看语境对修辞信息的解释功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李春华,李勇忠;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梁文青;;社交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解释功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琼;;社交语境的解释功能与称谓语的语用翻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志远;文科论著的量与质[N];光明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1169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6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