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假说与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16 22:13
本文关键词:“经济人”假说与人的发展
【摘要】:自从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观念以来,有关“经济人”假说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正是在这种争论中,“经济人”假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经济人”假说是有关人性问题的一种理论观念,因而,有关“经济人”假说的持续争论和探讨,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假说形成的根据、基本内容,以及对人的发展作用等问题的分析,阐明了“经济人”假说的实质及其价值。 “经济人”假说是对人在经济活动中基本属性的一种理论抽象,它形成于18世纪,成熟于19世纪,完善于20世纪。“经济人”假说强调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自利动机和理性能力,相信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增进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经济人”假说对人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经济人”假说以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正当性,从而解放和丰富了人的个性,使人的发展具有理性取向,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经济人”假说的提出使对人的发展的研究与人性现实是什么结合了起来,进而使对人的发展的研究由抽象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方式转向现实的、历史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经济人”假说本身存在局限性,对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经济人”假说很有可能造成人对物质的极度贪婪,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冲突,遏制人真正的独立性,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与“经济人”假说有着内在联系的。探究这种逻辑联系,对于充分认识“经济人”假说的科学价值与意义,,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的视野,尤其对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很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发挥“经济人”假说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但不应忽视“经济人”假说对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在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把“经济人”与“道德人”、“制度人”和“生态人”等统一起来,使其在当代人的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映川;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婧;浅论我国时尚类杂志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3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9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