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交互服务网络模式构建与虚拟集群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科技型企业交互服务网络模式构建与虚拟集群效应研究
【摘要】:科技型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直是有关方面研究的重点。在分析科技型企业在地域集群发展中存在负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交互服务网络模式,以期形成虚拟的集群效应,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
【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课题“交互服务网络下的科技型企业集群效应研究”(12457202D-68)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动态复杂变化,企业间竞争焦点日趋转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因此,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更是实业界竞相追求的目标。所谓科技型企业是指以构成技术优势的资源为主要配置要素的,组织结构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淑芬;何泾沙;高枫;;可信的网络交互模式设计与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2 孙建强,许秀梅;企业交互服务部门的作业管理[J];经济师;2002年12期
3 吴荣斌;王辉;;科研机构与高校知识创新协同效应及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0期
4 孙国锋;高艳春;;产业集群的负效应及其规避途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5 董宇鸿;;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中国轴承制造业三大基地的竞争力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7期
2 周顺奎;韩志新;;基于项目集群背景的产业升级策略研究——以河北唐山市为例[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冯亚明;王慧芳;;基于科技人才流动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7期
4 肖立新;;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周健;刘永;;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5期
6 刘东南;;中小旅行社联合体的形成与协同发展机理[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宋博;郑向敏;;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杨道现;;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3期
9 李浩鸣;张曼芝;童声杨;;科技企业科技传播形态与科技信息传播[J];科技传播;2013年22期
10 殷春武;;基于模糊灰度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树军;;核电工程产业链质量保证方法研究与应用[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学会核电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专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芳;我国工程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应中伟;中国出版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范韶刚;采煤技术创新对井工开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5 吴雪梅;企业核心能力论[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继红;产业集聚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陆军;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韶宸;江西医药产业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芳;产业集群背景下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玉奇;基于协同理论的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泾溧;基于嵌入视角的网络组织负效应形成机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范芳妮;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兰清;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黄飞;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灰关联评价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7 徐骥;科技型企业技术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刘东南;中小旅行社联合体协同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朱全斌;转制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詹赵乔;集群式发展武汉市低碳产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胜利;论我国开展集群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2 廖成林,乔宪木;虚拟企业信任关系:决定因素与机理[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陈怡;杨天怡;刘益良;黄勤;唐丹;;基于行为的Ad Hoc网络分布式CA推荐信任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元智,马鸣萧;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5 刘端阳,潘雪增;虚拟企业的安全交互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09期
6 吴晓波,耿帅;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3年06期
7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8 黄建康;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及其超越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8期
9 吴宣恭;企业集群的优势及形成机理[J];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10 田鹏飞;王剑英;;动态最短路径算法及其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州:高校学生可办科技型企业,注册资金未作限定,住宅可当企业住所[J];知识经济;1999年04期
2 龚彦;朱锐;;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成本控制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9期
3 蔡汝魁,王立;科技型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产权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1993年05期
4 李艳君;试论推进科技型企业的文化建设[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5期
5 田永茂;甘肃民协召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科技型企业部份厂长经理座谈会”札记[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4年Z1期
6 马吉兵;;提高认识 把握着力点 加强指导 推进乡镇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化[J];乡镇企业科技;1997年02期
7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化意见的通知[J];河北政报;1998年10期
8 刘琦岩 ,李兆熙;我国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和现行股权激励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1199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9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