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引入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探究——将新增长理论在引入资源环境因素方面的扩展

发布时间:2017-11-23 07:15

  本文关键词:对引入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探究——将新增长理论在引入资源环境因素方面的扩展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环境因素 新增长理论 研究与开发模型


【摘要】:目前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经济学分支领域——气候变化经济学也逐渐变成热门学科,然而该领域的创始人诺德豪斯及其他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却与大多数人的直觉相悖,认为环境问题对增长的可能影响至多也是中度的。从长期视野综合分析资源环境恶化、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因素对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影响,最终发现日益下降的人均资源和恶化的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阻力,抵消了部分技术进步的贡献,造成了稳态经济增长率的相对下降,而且其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生产函数关于技术进步变量的规模报酬情况。因此保护资源环境,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生产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相应降低其对资源环境投入的依赖等一切措施都是对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有正向影响的。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X24;F061.2
【正文快照】: 一、前言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涉及了资源环境约束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质上更是对不同代际人的福利重视程度问题。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自从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2 彭水军;包群;;资源约束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王海建;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谢书玲;王铮;薛俊波;;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5 崔云;;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尾效”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11期

6 刘昌义;;气候变化经济学中贴现率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2年03期

7 杨杨;吴次芳;郑娟尔;;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8 刘耀彬;杨新梅;;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9 陶磊;刘朝明;陈燕;;可再生资源约束下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昌义;潘家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及其经济影响与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高华;郑新奇;陈方正;;中国经济增长投入因子转复研究——从土地投入到技术投入的转变[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2 艾丹祥;左晖;;不可再生能源约束下的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3 李钢;陈志;崔云;;Mineral resources and constraint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J];China Economist;2009年02期

4 王学山,吴豪,陈雯;区域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5 李金凤;陆建明;;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6 杜希饶;刘凌;;贸易、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一个内生增长模型[J];财经研究;2006年12期

7 李钢;陈志;金碚;崔云;;矿产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约束的估计[J];财贸经济;2008年07期

8 李磊;张换兆;朱彤;;土地及其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日本为例[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9 张士杰;周加来;;城市群辐射区域与资源有限性关系研究述评[J];财贸研究;2010年04期

10 沈坤荣;李影;;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尾效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雪兵;尹敬敬;文雁兵;;环境质量、政府规制与经济增长:一个拓展的内生性框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霍凌汉;闫庆悦;;中国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增长阻力”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刘昌义;;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政策工具选择:理论评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5 李海涛;;基于RICE-2010模型的中国碳减排路径探讨[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5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川;基于负产品视角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消寒;企业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健;我国风能资源最优化开发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梁红;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马长海;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新梅;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测度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冯灵芝;中国开放经济下的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文杰;四川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阻尼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向彦任;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张静;中国工业污染物的产生、处理及排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陈前鹏;新疆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余;可持续性视角下的可再生资源定价方法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仲丽萍;西部地区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旭;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铮,郑一萍,冯皓洁,李丽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安全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5期

2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3 彭水军;包群;;资源约束条件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4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5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6 王海建;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杨宏林,田立新,丁占文;能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J];系统工程;2004年03期

8 李善同,侯永志,翟凡;中长期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快速增长的潜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6期

9 刘耀彬;陈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10 谢书玲;王铮;薛俊波;;中国经济发展中水土资源的“增长尾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晓军;西部干旱区单体绿洲城市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约束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园喜;;基于改进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浙江省水资源经济效益[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3 黄毅;;经济增长与资源型经济转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蔡一鸣;;资源、技术、制度与经济增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鲍恩义;以技术进步促进蒸气能源的节约[J];鞍钢技术;1994年10期

6 卢秀容;论技术进步对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J];农业经济;2001年10期

7 张国芝;;自然资源“瓶颈”与可持续增长-技术进步视角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11期

8 汪宇明;钱磊;吴文佳;;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J];旅游科学;2010年01期

9 郑士贵;技术进步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10期

10 刘振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生产要素贡献分析[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3 刘奕彤;马海燕;甘得春;王星茹;;唐钢水资源科学利用与发展的理性抉择[A];2009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刘奕彤;马海燕;甘得春;王星茹;;唐钢水资源科学利用与发展的理性抉择[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越才;;充分发挥广州海洋资源优势 促进滨海旅游发展[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罗必良;吴忠培;;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根源、类型及效用[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杨凤寅;;对我国沼气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8 简新华;;和谐社会与资源环境及自主创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9 朱琳瑛;;论走循环经济之路的重要性[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曲格平;李金昌;;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锡市环保局副局长 崔凤山;环境恶化 后患无穷[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胡娜妮;环境恶化的危害及防治[N];湖南日报;2005年

3 记者 薛秀泓;我国将用七大措施遏制环境恶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记者 吴永中 通讯员 刘元杰;实现技术进步和功能转换[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记者 刘荣慧 蒙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确定今年工作目标[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记者  李陈续;安徽:资源大省做好资源节约文章[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姜辰蓉 叶超;三江源环境恶化来自“人祸”[N];经济参考报;2004年

8 简新华 作者系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主创新是克服资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陆健健;我国海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海洋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温林森邋李旭红;长钢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N];现代物流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伟;土地资源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郑重;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张九天;能源技术变迁的复杂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姚聪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文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水循环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孟晓军;西部干旱区单体绿洲城市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约束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9 王川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柱强;我国水资源污染防控产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珊;可耗竭资源有限期限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9年

2 吴晖琴;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的优化分析[D];江苏大学;2006年

3 罗帅;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视角下的新疆工业经济效率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年

4 农敬萍;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孟令刚;首都圈水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叶青;科尔沁沙地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杜萌;生产效率、技术进步与“资源诅咒”[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兆理;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赵娟;陕西省宝鸡市水资源价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华主;我国非可再生资源跨时期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17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17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