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为例
本文关键词: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林业碳汇 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 农户意愿
【摘要】:为揭示农户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影响因素,以云南省凤庆县镇康县为例,在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分别选取了106户和100户随机样本,经过调查得知两个样本区农户的参与意愿比例无区别均为50%;运用调研得到的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农户环保意识、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四个变量对农户参与林业碳汇有显著性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农户不愿参与林业碳汇进行了深层根源分析,并以此提出激励农户参与林业碳汇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框架和运行机制”(编号:13XJY013)
【分类号】:X196;F323.6
【正文快照】: 随着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碳汇由此成为了一个新兴、热点话题。而林业碳汇涉及千家万户,农户的参与意愿直接影响到林业碳汇是否能顺利开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可以发现,研究林业碳汇主要是从碳汇概念、碳汇市场及碳汇政策等方面,研究农户参与主要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危丽;杨先斌;刘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赵亚殠;王化雨;;林业碳汇产权归属浅析[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3 李怒云;宋维明;;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6年05期
4 龚亚珍;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J];林业经济;2006年06期
5 李怒云;李金良;袁金鸿;陈叙图;;加快林业碳汇标准化体系建设 促进中国林业碳管理[J];林业资源管理;2012年04期
6 支玲;郭小年;阮萍;谷鹏;;西部退耕农户林种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动态分析——以云南省鹤庆县、贵州省织金县为例[J];林业经济;2014年12期
7 赵雪雁;路慧玲;刘霜;严江平;;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农户参与意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8 刘晓峰;;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罗小锋;;农户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556户农户的调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丽梅;;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规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2 王静;沈月琴;;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的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谦;许燕;;基于林业碳汇项目的林木生物资产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年33期
4 洪贺;;黑龙江省发展碳汇林业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冯亮明;肖友智;;企业碳排放权需求变量及其影响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罗勇;;广东省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初探[J];广东林业科技;2010年01期
7 王俊峰;欧光龙;胥辉;;云南省临沧市膏桐能源林造林碳汇监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8 刘华;卢府;何玲;;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09期
9 陈方丽;张建辉;周胜芳;王金旺;王锦良;;我国碳汇交易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10 潘明远;刘天军;;“农户+合作社+超市”价值链参与主体效率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天飞;吴水荣;李智勇;;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刘翰聪;;浅议森林碳汇的性质及其森林法律制度的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龙健梅;李花蕾;;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业法律制度的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田明华;赵景培;刘丹丹;;影响世界林产品贸易的几个重要问题[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5 雷瑶;;浅议我国林业发展中基于CDM的森林碳汇[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6 罗勇;薛春泉;肖志慧;;广东省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初探[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7 欧光龙;唐军荣;王俊峰;杨绍辉;卢振龙;胥辉;;云南省临沧市膏桐能源林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8 于天飞;李智勇;吴水荣;;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马占云;林而达;李怒云;;气候变化对中国生物质能的影响研究综述[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丽娇;;国内外碳汇交易机制对我国省域林业碳汇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聂森;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余光英;中国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博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光华;北京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何雪锋;基于农户尺度的半干旱区集雨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行为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7 梁丽芳;森林生态服务投资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高程达;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CO_2浓度和土壤CO_2通量[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高岩辉;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戴广翠;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基于社区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张阳;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造林优化模型及其价值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谭静婧;我国森林碳汇资源所有权制度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郭晓蕾;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朱志强;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顾贝;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林业碳汇市场的开发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杏芝;森林碳汇期货市场化要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梁伟涛;森林碳贸易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宏;永州市能源林碳汇计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高德健;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其补偿市场化途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雁;董霞;范君君;戴其文;;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J];冰川冻土;2010年01期
2 柯水发;赵铁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危丽;杨先斌;刘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苏筠;刘南江;林晓梅;;社会减灾能力信任及水灾风险感知的区域对比——基于江西九江和宜春公众的调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5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6 李红庆;李际平;吕勇;;集体林权改革几个基本法律制度的认识[J];福建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7 樊胜岳;韦环伟;t-婧;;沙漠化地区基于农户的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8 江丽;杨丽雅;张越;安萍莉;Colin G Brown;;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农户影响——以甘肃省华池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9 黄祖辉;张静;Kevin Chen;;交易费用与农户契约选择——来自浙冀两省15县30个村梨农调查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10 方建珍;张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应用影子收费模式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锐;关于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意识阶段划分的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韩颖;内蒙古地区退牧还草工程的效益评价和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新;;河南欧元项目碳汇计量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4年09期
2 刘允芬;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J];农业环境保护;1998年05期
3 田琪;柯水发;杜欣;田国楷;;我国林业碳汇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的实证调查[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4 夏恩龙;江泽慧;李智勇;;中国竹林碳汇市场可行性研究[J];林业经济;2014年02期
5 刘慧;唐启升;;国际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3期
6 史军,刘纪远,高志强,崔林丽;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7 王奉安;;森林的碳汇作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5期
8 和兰娣;李宗逊;支国强;;昆明市区域碳汇估算[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1期
9 王佐仁;肖建勇;;关于碳汇统计测度的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张迎春;;创建青海碳汇功能区探讨[J];青海金融;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鑫;;浅谈基于碳汇理论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我国发展碳汇农业的若干对策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董克库;米晓琴;李英;李忠有;;浅谈设立宁夏六盘山地区碳汇功能区的重要性[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张家来;袁传武;孙亮;郑兰英;林冬荣;张华;涂文海;;碳汇林的计量与监测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5 郭忠升;;碳汇林、植被承载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李丽娇;;国内外碳汇交易机制对我国省域林业碳汇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于海良;杨莉;赵金华;宁叶茂;;重视河北草原碳汇价值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8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王天津;;时代需要创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王天津;;加快发展北京市林业碳汇促进城乡一体化[A];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 郭健;开发草原碳汇功能 转变牧区发展方式[N];农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瑛;我区开启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汇功能研究[N];宁夏日报;2011年
3 记者 路平;广州将建国内首个林业碳汇交易平台[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刘娜微;林业血防工程碳汇功能明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李云平;我国加强发挥草原碳汇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高琳;致公党中央培育草原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记者 陈晓晨;将森林生态服务转化为碳汇收益[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蒋三乃 陈叙图;碳汇造林技术规定与检查验收办法实施[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9 赵雁屏;我省碳汇林面积已近4万亩[N];山西日报;2010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王天津;西藏可试点碳汇功能区[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颖;农业碳汇功能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2 陈英;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伟;基于碳中和的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4 李建华;碳汇林的交易机制、监测及成本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中国碳汇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陈丹;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市场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苏苑苑;温州市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4 赵蔷;保护海洋碳汇的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5 梁鸽;草原碳汇:问题、成因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教媛媛;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林木碳汇计量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7 戴景晟;林分碳汇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敏;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制度构建[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9 王宏;永州市能源林碳汇计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贾进;中外林业碳汇市场的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5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2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