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物品 供给机制 制度安排 政府 市场 志愿事业
【摘要】: 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源于人们的共同需要和公共利益。公共物品作为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是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不仅需要私人物品的极大丰富,而且需要公共物品的充分与有效供给。公共物品的充分与有效供给,不仅可为私人物品的供给提供最基本的平台,,而且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福利的发展。 本文运用公共政策与制度分析(IAPP: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框架,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与制度安排问题。本文认为:公共物品的公益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性等特征以及人们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差异性,要求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只有建立复合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才能够实现其充分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 公共物品多元供给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的社会结构三部门划分理论、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和合作博弈理论。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机制建立在政府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公仆人”的行为动机之上。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一种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政府失灵”、营利组织及个人的“经济人”动机和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超额需求。只要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市场就存在着自愿供给公共物品的动力。“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为以自愿求公益的志愿事业机制的出现创造了现实的需求。公共物品的志愿事业供给机制是通过成员自愿参与、公共事业的服务供给和社会评价实现的。志愿事业机制的动力建立在由“公益人”使命和责任驱动的自愿参与基础之上,并由“文化人”的行为塑造加以强化,志愿机制的社会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公民社会的发展。 “公仆人”、“经济人”和“公益人”假设分别作为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志愿事业机制供给公共物品的动力,为公共物品的供给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但是,每一种人性假设都有自身的缺陷,因此,现实中只有以“经济人”假设来 规范人,以“公仆人”、“公益人”假设来引导人和塑造人,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 和谐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中每一种供给机制或制度安排都有其优势与缺陷,为了实现公共物品供 给的可持续性,选择一种复合的制度安排,即由政府的强制机制、市场的自愿机 制和志愿组织的志愿机制合力构建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公共物品供给的可持续发 展的前提和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062.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黎成;;浅谈基于三方合作供给机制下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卢文云;程洪玲;;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奥运争光的有效供给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汤伟钢;严玲;尹贻林;;公共项目交易中的治理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4 李鸿辉;;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性与多元合作供给制度设计的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5 杨锦炎;;治安防控主体多元化演变的理论基础[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阮萌;;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J];开放导报;2009年01期
7 叶丽娟;邝国良;;基于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政府与市场的角色认识——以广东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背景[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8期
8 孙旭光;;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私人供给的制度设计[J];农村经济;2011年04期
9 杨锦炎;;论治安防控主体多元化——以北京的实践为重点[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秦莉萍;;公共物品供给的捆绑模式研究——以衡阳市雁栖大桥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涛;于涛;曾宪玉;;公共产品理论下的图书馆供给机制研究[A];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荣锦;中国转型期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确定原则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忠;治理公路超限运输长效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汤玉刚;论政府供给及其效率[D];复旦大学;2006年
4 严玲;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汪敏;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志远;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卢文云;我国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刘万福;基于公共物品供应的风力发电市场化运营战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张颖;美国公共产品供给演进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王卫华;基于产权分析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华;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县级政府职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聚鹏;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制度分析及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有绪;浙江省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4 王俊春;国家助学贷款有效供给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商韬;2000-2009年农业政策变化对哈巴河县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何丽萍;民办高等教育供给机制及其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曾云啸;货车超载运输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黄河东;广西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评价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缨;基于生态链的创意产业公共服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翟浩智;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2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7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