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模式看演化经济的思想内涵
发布时间:2017-12-19 09:42
本文关键词:从浙江模式看演化经济的思想内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内源式发展,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活力,培育了一大批市场主体,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区域经济内生增长机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浙江模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小资本、大经济”、“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聚”、“小资源、大经营”、“小城市、大气象”,个体的充分发展始终是整体优势有效发挥的前提,这是一种典型的个体一整体良性互动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演化经济学的重新发展,,为诠释浙江模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框架。从演化经济学视角,作者认为研究浙江模式大致要解决三个基本命题:1、浙江经济社会内源性发展过程中,所依据的根植性、内生性规则是什么?2、这一规则是如何影响企业和产业发展的?3、作为支持这种规则的功利主义文化基础和乡村社会FI治基础是如何形成的?围绕这三个命题,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新梳理了演化经济思想的起源、变迁、流派,以确定本文研究的理论继承,并提炼出演化理性假设、知识媒介假设、企业异质性假设和自生自发秩序概念,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准备。 第二,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演化研究。重点在微观层面考察浙江企业的演化特征。从浙江企业的各个历史阶段看,按照演化经济理论的搜寻机制(即创新机制),研究了浙江企业演化的BVcsR幼稚选择动力机制、dvvsR管理选择动力机制、层级更新的管理层驱动机制、全面更新的集体理解动力机制四种动力机制。 第三,以企业集群为对象的产业演化研究。选择企业集群作为研究浙江产业演化的切入点。按照分工深化的思路,将专业化分工作为集群演化的基础,从时间纵轴和时间截面分析了两种机制,一是基于知识分工网络的纵向演化机制,将专业化分工过程中知识累积导致的知识分工网络的演化作为研究的核心;二是基于协同竞争的横向演化机制。 第四,以基层自治为特征的社会演化研究。重点对浙江乡村社会演化中的自然法内涵进行分层,并研究了浙江乡村社会三层自然法自我演化的特征。 第五,以功利主义为内核的文化演化研究。重点以文化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千年的时间跨度内,考察了浙江功利主义文化的形成、内涵和对当代浙江精神形成的影响。为解释浙江经济领域研究中独特的企业家精神提供文化基因层面的解释。 从浙江模式反观演化经济思想内涵,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内容:思想溯源上,要坚持从古典分工理沦出发: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结合;在研究重点上,要突出过程性研究;在研究载体上,要将知识作为研究的唯一媒介;政府的作用则主要是强调维护自生自发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再论“义乌模式”[J];财贸经济;2000年11期
3 连建辉,黄文锋;企业的同质性假设、异质性假设与企业所有权安排——两种企业治理观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4 邓汉慧,张子刚;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陈朋;;民主恳谈:生长在中国改革土壤中的基层民主实践——基于浙江温岭“民主恳谈”的案例分析[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00期
6 刘宗棠;;论清代宗族法规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杨勇华;;论基于演化范式的创新型区域建设政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董建波,李学昌;1940年代后期江浙农村社会失控的历史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钟祥财;;关于“非意图的结果”[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10 倪沪平;;分工演化过程中知识分工网络形成机制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1307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07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