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逻辑与空间生产逻辑的“二律背反”
本文关键词: 资本逻辑 空间生产逻辑 价值指向 世界历史 “时空压缩” 出处:《理论导刊》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资本逻辑与空间生产逻辑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种不同的逻辑,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表现出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一方面,资本逻辑极大地促进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不断激励现代人的创新意识,促使世界历史的"生成",使空间生产由地域性向世界性、全球性转化,并促使人口和生产资料高度集中,使城市化和"时空压缩"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资本逻辑的发展表现出对空间生产发展逻辑的"相悖",资本逻辑所主导的生产是一种"过度"生产,势必造成对空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并且背离空间生产的价值逻辑,导致空间生产的异化。资本逻辑与空间生产逻辑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价值指向。
[Abstract]:Capital logic and spatial production logic are two kinds of different logic in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development. They are different and related, showing a relationship of "two laws against": on the one hand. The logic of capital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pace production, promote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incessantly encouraged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people, and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of world history. The space production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regional to global, and the population and means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highly concentrated, so that urbanization and "space-time compression" would become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logic shows the "contradiction" to the logic of spac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The production dominated by capital logic is a kind of "excessive" production, which is bound to cause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waste of space resources. And it deviates from the value logic of space production, which leads to the alienation of space production. The capital logic and space production logic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trends and value direc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委项目“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和谐观视域研究”(SM201110028010)
【分类号】:F03
【正文快照】: 一、两种不同的逻辑:空间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资本逻辑与空间生产逻辑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种不同的逻辑,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表现出一种“二律背反”的关系:一方面,资本逻辑极大地促进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具体表现为:资本逻辑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不断激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学荣;;资本逻辑的功过辨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9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杜晓青;;论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佟轶材;共青团工作思想方法的当代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学荣;;马克思资本逻辑的流变及其当代启示探析——呼唤资本逻辑的“中国式裂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涛;;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对资本的哲学批判[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王华;;试谈消费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悖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骆城林;;资本逻辑下的科技与消费[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毛勒堂;;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5 吴宏洛;;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6 宁全荣;;资本逻辑支配下的消费异化及其扬弃[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7 朱斌;;试析西方现代性生成的根源和动力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1期
8 曾永超;;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朱秋姒;日本企业集团的内部凝聚方式[J];现代日本经济;1993年03期
10 李瑞娥;资本观与资本逻辑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利群;;马克思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理论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阿部;照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干成俊;;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人的实践活动的空间拓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耀东;;全球化趋势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5 鲍金;;消费文化的资本化及其后果——现代消费文化的资本控制逻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费省;;世界历史都市会议与中国古都学[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李宏图;;反思与展望——关于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思考[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张炳德;;营造世界历史名人景区,再创无锡江阴旅游新高——关于徐霞客(故里)公园风景区建议[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沈湘平;;全球化时代的个人:自由、危机与责任[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启新;;我学会召开理事会暨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威海;欲知大道,先为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副所长、研究员 于沛;重视学习和研究世界历史[N];光明日报;2001年
3 ;什么是全球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世历所 周荣耀;重视世界历史的教学与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记者 郑晋鸣;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开幕[N];光明日报;2004年
6 世科;俞金尧:“资本主义”与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名城会:为南京灿烂文化增添永恒的记忆[N];新华日报;2004年
8 张海鹏;建构包含面更广的世界史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塔娜;《世界历史》:一项重大文化工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见习记者 李雪昆;央视电影频道推出百集纪录片《世界历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娜;“世界历史”与全球化问题——当代全球社会发展的矛盾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尹智雄;员工持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D];浙江大学;2001年
3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唐宏;论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历史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淼;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6 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D];吉林大学;2006年
7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建津;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开放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雄;历史转折论[D];复旦大学;1993年
10 任东波;从帝国到国际共同体[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资本逻辑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D];西南大学;2012年
2 王文亮;资本逻辑与人的主体性[D];苏州大学;2010年
3 赵玲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初探[D];河南大学;2010年
4 朱文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文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人的发展探析[D];喀什师范学院;2010年
6 宋彦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视野[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当代全球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吴春俊;和谐世界理念: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化[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越;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晓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喀什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482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