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系统有序问题探析
本文关键词: 产业集群 有序度 适应性 出处:《商业时代》2012年3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序是系统演化的标度,熵理论和序参量理论是系统有序问题的经典阐释,适应性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演化方向的经典判据可以视为对系统序的又一次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产业集群有序度是指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演化能力。评价产业集群系统有序度可以从流的有序度、主体多样性、规模有序度、网络结构有序度、潜在有序度等方面出发。
[Abstract]:Order is the scale of system evolution. Entropy theory and order parameter theory are classical explanations of system order problem. As a classical criterion of the evolution direction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adaptability can be regarded as another development of system order. Industrial cluster i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cluster order refers to the adaptability of industrial cluster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ability of co-evolution betwee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cluster evolution. The main body diversity, scale order degree, network structure order degree, potential order degre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资助” 2011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加快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本优先积累的途径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2002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从产业集群演化机制到产业集群绩效、从产业集群构型到产业集群风险……,产业集群理论日益丰满。产业集群是一个系统,系统演化的序既是系统演化的产物又是系统演化的标度,在一定程度上讲,系统的属性取决于其有序程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1988)。因此,在产业集群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宁;吴结兵;殷鸣;;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忱,李颖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的系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孙淑生,李必强;试论集成的内涵与特征[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3 魏仁兴,杨长福;复杂性思维解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俊青;虚拟经济波动及其演化[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5 程中兴;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物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梁俊国,焦俊;用自组织理论定量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方法[J];电力学报;1995年02期
7 赵延峰;陈艳艳;罗铭;;城市交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04期
8 蔡渝平;地域结构的演变和预测[J];地理学报;1987年01期
9 尹国康;系统论思想在地貌学中的应用[J];地理学报;1991年01期
10 毕思文;地球系统科学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成红;王飞跃;宋苏;贺建军;;复杂系统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金伟新;肖田元;;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建模与仿真[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郝云宏;李文博;曲亮;;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复杂性涌现[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松;惠勒科学哲学思想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任锦鸾;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佘震宇;复杂经济系统演化建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甘国友;固态置换反应原位合成MoSi_2-SiC复合材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5 侯正华;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织机制[D];清华大学;2003年
6 孙淑生;企业集成系统和企业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杨海军;进化计算中的模式理论、涌现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王雷;合作的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锁庆;人地协同进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葛永林;生物进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文芳;复杂适应系统演化探究——基于Agent技术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影;奥运经济冲击模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5 曾云宝;宏观经济理性预期主从递阶动态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6 查小飞;元系统跃迁理论及其哲学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效中;化学振荡反应机理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韩小龙;混沌分形理论在期货市场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李俊杰;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凌小萍;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树茁;杨绪松;靳小怡;费尔德曼;杜海峰;;中国乡城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复杂性特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5期
2 张培培;何阅;周涛;苏蓓蓓;常慧;周月平;汪秉宏;何大韧;;一个描述合作网络顶点度分布的模型[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3 郭进利;;供应链型网络中双幂律分布模型[J];物理学报;2006年08期
4 李季;汪秉宏;蒋品群;周涛;王文旭;;节点数加速增长的复杂网络生长模型[J];物理学报;2006年08期
5 刘宏鲲;周涛;;中国城市航空网络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6 屈惠泽;熵概念的泛化与思考[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7 唐勇,胡素华;企业集群的复杂性特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车宏安,顾基发;无标度网络及其系统科学意义[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9 阎植林,邱菀华,陈志强;管理系统有序度评价的熵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伟;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林;;谈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2 杜曙光;刘刚;;横向模块联结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J];综合竞争力;2011年03期
3 李雪;;产业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夏大慰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1年07期
4 刘建;汤临佳;池仁勇;;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4期
5 蔡元成;;分工与经济增长: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的角度[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军伟;;浅谈交易费用与产业集群的关系[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2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穆书涛;任巍;;浅谈产业集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4 王翔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陈心宇;;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关于奖励2006-2007年优秀论文的决定[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刘曙光;朱翠玲;;国际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进展与海洋创新体系实证[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冯薇;;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探究[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保华;竞合思维与产业集群[N];解放日报;2003年
2 廖理 汪韧 陈璐;我必须阐明: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好的[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叶翔凤;产业集群模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4 李江涛;不应忽视产业深化理论的研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刘刚;产业集群动态效率分析[N];天津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孙明泉 张雁;区域经济学的创新与本土化[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宏宇;强基础重应用 建设一流区域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张东风;企业集群与国家竞争力[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博士 郭祥;创新型经济的第三条道路[N];东莞日报;2010年
10 杜贵阳(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力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N];中国改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春华;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鞠永春;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梁宏;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及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惠凯;临港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易明;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结构、行动与绩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浩;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黄建康;新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与发展动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振飞;基于网络结构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春雨;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肖登峰;产业集群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雪松;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D];暨南大学;2003年
5 王鸿飞;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6 江蓉;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张忠湘;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武晓辉;区域产业集群发育中的个体学习过程的度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刘斯康;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9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8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