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竞争关系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9 02:00

  本文关键词: 动脉产业 静脉产业 竞争 对策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闭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模式之一,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循环不经济"等问题,为了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本文在对循环经济中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耦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以资源流动原理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资源竞争与产品竞争模型,然后利用所建模型对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竞争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合理安排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发展规模与比例,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进行调整与扶持等措施,引导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发展,为循环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ircular economy is a closed-loop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one of the scientific model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reduce waste discharge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such as "circular diseconomy" and so 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erial industry and venous industry in circular economy,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source flow,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model of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product competition, respectively.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enous industry and arterial industry by using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scale and propor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erial industry and vein indus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price system, and the use of tax revenue. Financial subsidies and other measure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venous industry and arterial industry,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model.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矿区静脉产业体系构建与效益分析方法研究”(项目编号:09BJGJ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6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一鑫;韩港;曾丽君;;基于循环经济的静脉产业体系构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2 郭庆春;张咏梅;任一鑫;;静脉产业下资源供给变化及相关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许涛;李刚;张百良;;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闫永;刘志峰;韩玉勇;;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生态农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3 王厚全;刘巍;;简析信息技术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4 崔文彦;汪全荣;;对海西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0期

5 董慧凝;;循环经济立法导向的范式比较及中国立法目标选择[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董慧凝;;论技术范式视角的循环经济[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汪波;;物流及其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8 周立华;李东旭;;基于循环经济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阮宜胜;;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6期

10 赵雯;李际岩;;基于生态文明的特色农业现代化及其路径:以新疆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平;;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毕节试验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2 卞丽丽;周敏;葛世通;;我国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型矿区系统构建实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刘荣章;曾玉荣;丁中文;翁伯琦;;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杨旭;;刍议贵州实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唐丽萍;段艳;;贵阳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与循环型社会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谢军安;谢雯;张文镔;;我国绿色税收法律制度构建和完善[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张迪;张象枢;李佩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钢铁生态产业链构建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李红顺;李红娜;;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张力;陆君;;“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来;潘红;宋小龙;;发展静脉产业 推进节能减排[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黄明元;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黄振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多鲁洪·哈地尔;乌鲁木齐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与保障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飞;抚顺矿业集团油母页岩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齐赛英;我国“两型企业”建设的策略选择[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志富;大兴安岭地区优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万文慧;基于因子法分析的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峗峗;工业区产业链一体化的技术经济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明晓;昆明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徐翔;楚雄经开区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园区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芦运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郝广才;邹庐泉;郭辉东;;上海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静脉产业链的构建[J];环境卫生工程;2007年02期

2 聂永有;;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静脉产业发展探索[J];南方经济;2005年12期

3 任一鑫;李雪梅;马友才;侯文宣;汤建泉;;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替代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4 秦海旭;万玉秋;夏远芬;张炜;;城市静脉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以常州市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2期

5 张帆;浅谈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J];再生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振纲;天津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J];环境保护;2005年01期

2 张宗科;吴国清;;未来静脉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新材料产业;2009年04期

3 尹小平;王洪会;;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8年06期

4 赵玲玲;王峗;叶敏红;;有步骤地统筹发展循环经济[J];现代企业;2006年10期

5 梁敬华;;朔州 以静促动 两脉相承[J];新晋商;2010年09期

6 于双行;;浅析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现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梁立波;郝维;;以品牌塑造推进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企业活力;2007年04期

8 陈立平;;长株潭城市群静脉产业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9年11期

9 郭庆春;张咏梅;任一鑫;;静脉产业下资源供给变化及相关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10 张咏梅;陈华靖;任一鑫;;城市静脉产业资源交易机理研究[J];经济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一鑫;赵友宝;张翼;;资源来源变化预测及影响对策[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余宏;张萌;;上海市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平台构建[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孙江;颜京松;王震;;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军;周燕;刘赞;许嘉钰;岳思羽;;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刘红林;;我国静脉产业发展中的废弃物资源化模式探讨[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孙江;颜京松;王震;;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以扬州市为案例[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7 杨建梅;陆履平;谢王丹;;广州软件企业竞争关系的复杂网络分析[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杨建梅;;企业间竞争关系与对抗行动的二层复杂网络分析思路[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兰利琼;卿人韦;叶华勋;吴巧玉;周密;刘翔;刘佳;刘萍;耿晓娟;傅华龙;;土壤藻类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冯江;;“油荒事件”的反垄断探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琦;静脉产业21世纪的新兴产业[N];青岛日报;2006年

2 张计友;李赶顺委员:构建循环经济“静脉产业”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3 史晓龙 郑猛;给政策给补贴发展“静脉产业”[N];中国税务报;2007年

4 记者 刘晓军;首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生态园建立[N];科技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宋鹏霞;透视“静脉产业”[N];解放日报;2005年

6 王莉;发展“静脉产业” 破题循环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远帝红;静脉产业: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链条[N];辽宁日报;2007年

8 周武军邋陈勇;宁海:静脉产业串起黄金链[N];宁波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翰林;“捡破烂”与“静脉产业”[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刘伟;发展“静脉产业” 推动循环经济[N];中国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卫信;集合种群动态和续存的数学模型及模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2 唐俊;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宋冬明;杂草稻与栽培稻竞争关系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丽娟;易腐农产品供应链中博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淑敏;组织成员合争关系对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高志民;强相互作用区非全裸离子与氦原子碰撞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陈爱贞;中国三元市场结构的垄断与竞争博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8 高猛;具有空间结构的种群模型及分布格局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张国勇;生态系统中时空动力学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陈斯;论不正当竞争之司法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经验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朱心力;中国现阶段银证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韩焕法;兰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陈浩;大连市静脉产业发展中电子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玲玲;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明明;反垄断法构建的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李波;冲突,互补与融合[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陈亚军;热带雨林木质藤本生理生态学特征及其与树木竞争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9 朱志远;网络环境下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竞争环境与运营策略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周泽建;狗尾草和黑麦草对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6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96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