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能耗增长的分解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习惯形成视角
本文关键词: 生活能耗 习惯形成 节能减排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伴随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居民家庭生活中的能耗与碳排放问题逐渐成为今后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通过将居民消费研究领域的习惯形成模型引入到居民生活能耗的分析框架中,计算中国居民生活能耗中的习惯量,研究中国居民生活能耗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生活能耗中存在较大的习惯性成分。通过将居民生活能耗中的习惯因素扣除后,基于协整方程,发现生活能耗中非习惯性成分与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是同向变动关系,与工业化是反向变动关系。从降低生活能耗的角度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居民的节能消费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在抑制居民生活能耗过快增长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urg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residents in family lif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ocial concern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umer habit formation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alculation of China in liv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bits,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owth Chinese residents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bitual component of the larger China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be deducted from the residents living habits of factors, the cointegration equation based on the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habitual components and China economic growth and city chang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reverse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from the angle of life.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at formed the habit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energy sav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restraining the fast growth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esidents.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化的能耗效应研究——基于空间关联的视角”(12YJC79019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通货膨胀波动、不确定性及其治理研究”(11CJL020)
【分类号】:X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奇勇;;关于推进三明市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07年11期
2 曹秋华;;对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探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年04期
3 刘颖;肖宏;;节能减排——绿色建筑从节能墙体谈起[J];环境保护;2007年24期
4 张通;;英国政府推行节能减排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成东艳;;浅议新形势下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J];科技资讯;2008年06期
6 孙淑红;;做好水源开发利用 促进港口节能减排[J];中国海事;2008年04期
7 宁海荣;;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6期
8 田梅;;落实目标责任,力争节能减排早见成效[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12期
9 梁广华;;河南省节能减排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8期
10 李军湘;;节能减排,化工先行[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丽;;节能减排中清洁技术应用的策略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菲菲;刘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最新动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珍祥;马龙宝;;节能减排 科学发展[A];重点行业COD减排实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银州;;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之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魏国连;;烟气净化系统连锁启动的一种新方法[A];首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万显会;彭荔红;;发展生态工业园,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7 李德新;黄俊;张木莲;;关于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思考及初探[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瑞田;;农业污染减排与新农村建设[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周俊锋;;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节能减排[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贾滨洋;李晶;;关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内容的建议[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世银 王培勇 张雁飞;江苏邳州从严治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2 孙小杰邋通讯员 孟凡力;小中河上游污染影响居民生活[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立彬;京津地区居民生活用水能保障[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张玺;包头:无序采水危及居民生活[N];工人日报;2004年
5 YMG记者 李鑫 通讯员 传义 守国 赵洁;优化居民生活环境[N];烟台日报;2011年
6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京津居民生活用水完全能够得到保障[N];北京日报;2000年
7 姜军建 林敏 记者 李爽;爱心修路 为民解忧[N];盘锦日报;2009年
8 任珂邋杨一苗;陕西试行“圆桌对话”解社区污染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创建全国卫生城居民生活有尊严[N];商丘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王勇 李芳 实习生 张慧;江城居民生活环境堪忧[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林世平;分布式能源系统中能源与环境耦合特性及优化集成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韬;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对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祥;促进节能减排的自愿协议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2 习江鹏;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杜莉;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4 张旭;完善我国企业节能减排市场制度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绍东;“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郝玉凤;清洁发展机制在风力发电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倪健;基于安全与节能减排的公路隧道车速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杨婧;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战略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余南强;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张在龙;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02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0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