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决定要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者 资本 出处:《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厘清经济增长要素的不同作用,对指导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济增长各要素作用机理进行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得出禀赋资源和劳动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要素,资本则倾向于是一个生产技术管理问题,并且随着人类智慧和财富的不断丰富,资本的作用会逐渐减弱。财富持续增长的根本在于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激励劳动者劳动付出和增加劳动者智慧。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different roles of economic growth elements in gui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ndowment resources and workers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while capital tends to be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blem, and as human wisdom and wealth continue to enrich, The function of capital will gradually weaken. The fundamental of the sustained increase of wealth lies in protecting and making full use of resources, encouraging labors to pay and increase their wisdom.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分类号】:F0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为;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与影响路径:一个脉冲响应的函数分析[J];财贸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岳欣;固定网络运营商转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崔万有;日本社会保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贺书平;我国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张铁;组织信任的复杂性分析及氛围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3 钟永飞;新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效应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2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3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4 龚刚;陈琳;;供给推动——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的财政政策[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5 张军;改革以来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一些发现及其解释[J];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01期
6 黄晓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在政府推动制度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威尔;纪明;;马克思的“愈益贫困化”学说[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09期
2 程恩;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消费问题[J];求是学刊;1979年02期
3 郑家全 ,刘洪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吗?[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李焕岭;试论劳动的性质与工资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5 曹振良;也谈成本构成中的V[J];经济问题探索;1984年09期
6 欧小威;;按劳分配新探[J];学术研究;1985年04期
7 李萍;论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的进步[J];求是学刊;1989年03期
8 李炳炎,孔陆泉;论社会主义的自主联合劳动所有制[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9 张品良;审美也参与生产力构成[J];生产力研究;1990年02期
10 钟五常;;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谋生私有制上的“股份制”模式[J];韶关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新红;生产力发展促等级观念淡化[N];中山日报;2008年
2 杨圣明;论社会主义的资本问题[N];北京日报;2005年
3 杨英杰;期待工资引领型新增长模式[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张鹏飞 李海燕;试论“重建个人所有制”[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李惠斌;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分配正义[N];学习时报;2007年
6 吉林 关柏春;“非劳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N];北京日报;2008年
7 主讲人 夏业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吴友军 姜大云;市场经济的价值规范与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N];学习时报;2006年
9 杨思远;突破二元板块式结构的民族经济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杨尧忠;别为资本收入贴上“红标签”[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之光;按劳分配制度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姜国权;市场社会主义劳动产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鹏侠;劳动价值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U,
本文编号:1531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