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在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中回归马克思经济学之古典传统

发布时间:2018-03-13 14:52

  本文选题:主流经济学 切入点:马克思经济学 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在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旗帜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既无力阐释危机也不能解决危机,特别是主流新古典范式对古典传统和凯恩斯经济学的替代因排除制度框架而导致系列逻辑矛盾与范式危机。相反,建立在古典价值与剩余价值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通过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宏观经济问题而形成一个逻辑一致的总量理论体系。该体系不但以独特视角深刻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也全面探讨现实资本主义周期波动与运行规律,由此表明回归古典传统和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Abstract]:In 2007, the global capitalist economic crisis caused by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wed that the west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under the banner of economic liberalism and state interventionism could neither explain the crisis nor solve it. In particular, the substitution of mainstream neoclassical paradigm for classical tradition and Keynesian economics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logical contradictions and paradigm crises due to the exclusion of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n the contrary, Marx's economics based on classical value and surplus value. 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macro-economic problems, a logically consistent aggregate theoretical system has been formed, which not only profoundly analyzes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crisis from a unique angle of view, It also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cycle fluctuation and operation law of real capitalism, which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social philosophy to market econom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al tradition and Marxist economic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0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4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5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6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夏明方;;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座谈会讨论稿)[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彬;短缺与治理:对中国水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秋云;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郝硕博;所得课税的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2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4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蒋斌;中国北洋时期工商股份制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王世辅;开放条件下的知识扩散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李晓晖;我国的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9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10 左永兰;产权激励——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大培;;对主流经济学的致命性批判[J];中国投资;2011年07期

2 武建奇;陈立华;;虚假需求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经济学思考[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3 吴振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4 徐秋慧;;试论三足鼎立的中国经济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颜鹏飞;;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新探索——兼论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构建体系[J];海派经济学;2010年04期

6 朱富强;;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由高校马克思理论教学引发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1年07期

7 任力;;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J];海派经济学;2009年05期

8 岳利萍;白永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年06期

9 刘鸿明;;“经济人”假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认识[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10 杨虎涛;;马克思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能否以及如何实现演化分析的综合[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凤华;古家军;;诚信的产生、缺失和构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思考[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程恩富;;“马学”为体,“西学”为用:重建中国主流经济学范式[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

本文编号:1606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06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