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消费社会的身份幻象

发布时间:2018-03-19 02:37

  本文选题:消费社会 切入点:消费过程 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现代社会,一种对于消费的"信仰"正在普遍形成。这种"信仰",与消费由"占有"、"使用"及"消耗"等传统意义,向"具有社会区分作用的符号交流体系"的现代概念转型密切关联。尽管,消费的现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a kind of "belief" about consumption is forming. This "belief"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of consumption, such as "possession", "use" and "consumption", etc. The transition to a modern concept of a "socially differentiated system of symbolic commun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hough,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consump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F01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马杏苗;对现代社会合理精神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钱文亮;;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翟文铖;;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关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主题转换的一种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6 孙斌;张艳芬;;无所不在的目光:监视——从福柯的“监视”概念来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与后现代主义[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傅守祥;;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现代性突围与大众文化批判[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9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周磊;;符号在广告实效达成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2 霍娜;;消费社会中广告的欲望叙述[J];今传媒;2010年10期

3 赵津晶;;论消费社会中的广告符号[J];新闻前哨;2008年02期

4 林如;;论娱乐文化中的符号化消费——以“赵本山现象”为例[J];网络财富;2009年22期

5 金鸥贤;;理解《消费社会》的首要问题——消费为何?[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6期

6 王雪;闫顺利;;消费社会的价值异化及其困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易海威;赵潺潺;;符号的批判——浅析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8 熊辉;;隐藏在生产中心中的消费中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罗全;;论消费文化的广告表征[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吴希艳;;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广告文化批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琴;;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董金平;;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女性身体塑形——以“蔷薇老妈”整容个案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许斗斗;;时尚消费的社会力量[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成兵;;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6 宁俊;;服装消费文化理论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吴志文;;讲坛神话与消费盛宴——“后讲坛时代”的消费文化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罗云锋;;大众传媒、消费主义与“非常态的常态化”——批判理论视角的文化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仰海峰;消费社会的理性审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王宏维;隆胸:消费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控制[N];南方日报;2006年

3 宁逸;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N];文艺报;2003年

4 赖大仁;“消费社会”与文学走向质疑[N];文艺报;2003年

5 潘明朗;消费社会为何来得如此步履蹒跚[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何兵 李军 特约记者 李永辉;营山县工商局“借壳”构建消费社会大调解 效果佳[N];四川科技报;2010年

7 溪桥;我们为什么消费[N];天津日报;2004年

8 赖大仁;随波逐流还是有所坚守[N];文艺报;2004年

9 柳五;消委应该被赋予公益诉讼的权力[N];东莞日报;2010年

10 金惠敏;消费社会与自然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2003年

2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3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4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5 伍庆;消费社会中的认同[D];中山大学;2007年

6 郭台辉;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爱丰;消费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9 朱麟飞;后现代社会视野下的消费方式变迁[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邹晓霞;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被消费的中国传统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杨芳芳;消费社会语境下品牌图腾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童治军;消费:蕴含“意义系统”的区隔符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蔚;消费社会的价格文本[D];四川大学;2005年

5 唐波;欲望的凝聚与叙述[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艳;消费文化下奢侈品广告的符号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婷婷;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桂昕翔;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袁娟;洋节流行的文化符号学透视[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汪晓娟;波德里亚拟像学说探析[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3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3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