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差异与融汇:社会学和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3-19 10:28

  本文选题:社会学范式 切入点:经济学范式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差异表现在对制度的假设、价值取向和分析层次三个方面。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分工制度。其融汇表现在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同时关注制度效率和价值意蕴、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研究对方学科的问题、古典大师和当代学界泰斗制度分析的融合、分析方法和工具的融合、制度分析层次的融合、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融合和关注的具体问题的融合。
[Abstrac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aradigms of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are manifested in the hypothesis of institutio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is difference lies in the system of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disciplin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sociologists and economists who pay attention to both the efficiency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meaning of value. Sociologists or economists study the problems of each other's disciplines, the fusion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between classical masters and contemporary scholars, the fus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ools, and the fusion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level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adigm of economic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fusion of specific issues concerne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4CSH003)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09SZZD07)
【分类号】:F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理智;制度分析的误区、困难和出路[J];当代财经;1996年10期

2 林勇;制度分析:马克思与诺思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02期

3 Mark Granovetter,梁玉兰;作为社会结构的经济制度:分析框架[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刘少杰;;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张建华;关于制度经济研究两种倾向的思考──评加尔布雷思与科斯的制度分析[J];经济评论;1994年04期

6 秦海;阿弗纳·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2期

7 赵靖伟;司汉武;;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芬华;科斯的制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范式转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邹吉忠;董建;;论“共同活动方式”与“集体力”——马克思社会生产力思想新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铁殿君;李华;;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武建奇;;马克思的交易费用思想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刘伟,黄桂田,李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蔡立新;;比较管理研究的演化分析方法:范畴、意义及应用路径[J];比较管理;2010年01期

8 昝廷全;杨婧婧;;制度边界的粗集模型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丽娜;;制度与契约的关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何元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及其实现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3 谢伟;;环境权益交易立法若干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向阳;解飞厚;支希哲;;公立大学的契约结构、相关的机会主义及其规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军伟;;浅谈交易费用与产业集群的关系[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蓝庆新;;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分析[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7 戴歌新;李虹;;中国“后转型期”政府治理机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8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新;;市场经济——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邓谨;樊志民;;基于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农民中产阶层是新农村建设的民间主体力量[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赵方兴;交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孔令文;基于产权理论的环境审计本质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晟;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亮;论我国涉税违法的表现形式、成因及防范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华林;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在职工社会保障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张晓文;东莞市建筑市场信用缺失与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江其务;论金融监管[J];财贸经济;2001年03期

2 青木昌彦,曹莉,王信;比较制度分析:起因和一些初步的结论(续)[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02期

3 周业安;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4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5 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郭小聪;不同学科制度主义方法论特征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凤仪;;两种制度经济学范式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分歧与根源[J];理论学刊;2006年12期

2 孙凤仪;;两种制度经济学范式中的意识形态理论比较[J];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3 范家骧,高天虹;新制度学派[J];经济纵横;1988年04期

4 鲁德银;内需不足的制度学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宋健;制度构成之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5年15期

6 董艳梅;新制度经济学派与新制度学派的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5年08期

7 魏平峰;;制度经济学与思想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经济学解释[J];改革与战略;2006年06期

8 张萍;;科恩的范式理论及其中国经济学创新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9 陈忠;;知识规则论:诺思制度经济学解读[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10 李建强;;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生态税制[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赵巍;;经济学的CIV范式[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栋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战略性演进——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少安;张卫国;;融合、继承与发展——新、老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及其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鸣;陈举;;制度包容性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牛飞亮;;数字化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8 牛飞亮;黄庆华;;适者生存:从进化论角度考察经济学研究对象[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璐;;经济学范式的转换与异同:马克思和凯恩斯[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峰;《制度经济学》评介[N];光明日报;2008年

2 徐立凡;中国传统里的制度经济学[N];华夏时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田如柱 本报驻斯德哥尔摩记者 和苗 吴平;制度经济学第三次折桂[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 周飙;制度经济学是只金母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梓;推动制度变迁的学术力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6 记者 缪舢;与张五常对话制度经济学[N];中国企业报;2001年

7 黄凯南;关注前沿 开阔视野[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晓东;以个案形式推动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柯象中 任贵清;“造假”不是市场经济的错[N];中国财经报;2002年

10 皮建才;“信用”经济学分析[N];国际金融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3 童欣;中国家庭经济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陈俊杰;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曾云敏;有限理性和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汝杰;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禄;商帮兴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林之钰;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霍奇逊演化经济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葛勇义;SSK视野中的技术创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于兹志;虚拟经济交易费用论[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8 吴小蕾;系统性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9 高玲玲;社会资本对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10 刘妍;转型时期人为灾害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3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33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2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