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因行业而异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基于古诺模型的福利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1 05:56

  本文选题:温室气体减排 切入点:社会福利函数 出处:《经济经纬》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笔者在古诺模型中引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分析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基于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温室气体最优排放水平。该最优结果与经典的庇古分析结果相比偏多,这表明庇古政策并不是最优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排放额并无需完全弥补排放的负外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最优排放水平与市场结构有关,垄断程度越高减排水平反而应该越低。
[Abstract]:Th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urnot model, and the profit maximization behavior of manufacturer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the optimal emission level of greenhouse gases i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Pigou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gou policy is not optimal.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ptimal emission level is related to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higher the monopoly degree, the lower the emission reduction level.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分类号】:X32;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光辉;环境容量约束下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政策与手段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2 杨宝良;外部经济与产业地理集聚 一个基本理论逻辑及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启君;寻租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春明;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吴学花;中国产业集聚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4 任凤和;黑龙江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孙耀武;促进绿色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申俊华;基于多层次增长极的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王春梅;中小型矿业企业的产业集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立峰;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钟祖昌;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3 刘细丰;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D];四川大学;2006年

4 周伟;中国电信普遍服务市场竞争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张骁;中国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萍,董锁成;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2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3 袁雯,杨凯;上海城市环境经济系统发展过程的数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2年01期

4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5 杨凯,叶茂,徐启新;上海城市废弃物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6 陈华文,刘康兵;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褚俊英,陈吉宁,邹骥,王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与效率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05期

8 吴健,马中;美国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4年08期

9 唐跃军;论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与道德风险[J];经济评论;2002年06期

10 李周,包晓斌;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J];科技导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泽华;;中挪“公平、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研讨会举行[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20期

2 陈增玉;;ISO 14064价格差异的原因和对策[J];认证技术;2011年05期

3 李惠民;马丽;齐晔;;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过程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4 陈志;;从履行国际公约的角度谈我国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J];中国水运;2011年06期

5 张利飞;彭莹莹;;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年04期

6 刘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开展温室气体核查项目纪实[J];认证技术;2011年02期

7 夕蓓;;EcoSecurities——全球碳市场的先驱者[J];低碳世界;2011年03期

8 雷范军;吴惠华;;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前景[J];化学教育;2011年06期

9 张燕萍;黄新春;李慧敏;;油气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作法[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年04期

10 黄坚雄;陈源泉;隋鹏;高旺盛;王彬彬;吴雪梅;熊杰;史学朋;孙自广;;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欣;;典型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及经验[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朱兆敏;;论环境保护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立场[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小康;苏芳;巨晓棠;江荣风;张福锁;;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爽;张硕慧;李桢;;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发展趋势[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5 董红敏;李玉娥;朱志平;陶秀萍;;湖北省恩施农村户用沼气CDM项目温室气体减排计算分析[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苟少梅;;乌鲁木齐煤炭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时空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卫;王征;;中国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测算及减排机制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蒋文举;;四川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进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朱雅妮;;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初探[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10 姜克隽;;中国的减排:应更加主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蔺智深、任海军;联合国:美国应参与温室气体减排合作[N];人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崔茉;“温室气体减排与健康”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记者 舒晴;“温室气体减排与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孙德意;国内首个煤电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中心设立[N];中国工业报;2008年

5 记者 谢然浩;上海设立:煤电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中心[N];经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牛彦君;电投大容公司首获温室气体减排收益[N];甘肃日报;2009年

7 孔凡涛;测土施肥助推农业温室气体减排[N];中国化工报;2009年

8 胡杨;爱依斯联手重庆建设温室气体减排项目[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记者 任海军;美将公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王怀成;德工业界反对欧盟提高温室气体减排指标[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芳;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尚余;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曲建升;中国欠发达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对策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6 王莺;黑河中游绿洲农业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7 胡予红;煤炭消费预测与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李建华;碳汇林的交易机制、监测及成本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赵菁奇;美国环保协会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康;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法律价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忠民;中国碳金融模式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妍;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森林碳汇对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4 沈可挺;CGE模型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国国家战略研究中的应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韩树丽;沈阳市垃圾处理方式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刘欣然;碳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李春晓;欧美碳金融市场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尚磊;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杜莉;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王宇航;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基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2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42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