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奇葩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8-04-14 05:04

  本文选题:审丑 + 文学鉴赏 ; 参考:《财会月刊》2014年35期


【摘要】:正审丑经济学定义:审丑是对应审美而出现的新词汇,最初仅存在于文学鉴赏中。以一部《丑的美学》而被奉为现代丑学开创人的罗森·克兰兹说:"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丑,从来不是最终的结果,而只是实现美的一个过程。21世纪,网络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人类思维模式的改变。审丑从文学鉴赏领域跨越到经济领域,成为快捷获得经济效益的绝佳手段。代表:芙蓉姐姐、《小苹果》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positive 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economics: 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is a new term corresponding to aesthetics, which exists only in literary appreciation.Rosen Cranz, who was hailed as the founder of modern ugliness by an ugly aesthetics, said: "the purpose of absorbing ugliness is to be beautiful, not to be ugly."Ugliness, never the final result, but only a process of realizing beaut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brings not only the change of human life style, but also the change of human thinking mode.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leaps from the field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to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becomes the best means to obtain economic benefits quickly.Representative: sister Furong, "Little Apple"
【分类号】:F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磊;;构建当代美术教育新语境——“审丑”教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廖建荣;;论消费主义语境下高校审丑教育的意义[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3 张龙鹏;王博宇;王沁;韩嘉;;大学生“审丑疲劳”现状调查研究[J];知识经济;2010年19期

4 许海岩;;韩愈“审丑”诗歌二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5期

5 钟文华;;论审丑意识在钟馗形象中的体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葛丰;;“审计风暴”VS“审丑疲劳” 绝不能“审了也白审”[J];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26期

7 郑啸;;想精彩 豁出去[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9期

8 万仁杰;;我们为啥被审丑[J];浦东开发;2010年08期

9 王汀;;直观广告符码的“审丑”现象[J];中国广告;2008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珏;;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审丑[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沐松风;炫丑与审丑都是一种病态[N];人民日报;2014年

2 王新荣;警惕相互呼应的“炫丑”与“审丑”[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曹虹;审丑趋势下的二人转[N];吉林日报;2009年

4 华阳;审丑为何不疲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王艳春;莫让食品安全“审丑”透支诚信[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马丁;审丑不会开启一个时代[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涂铭 卢国强;审丑产业链揭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肖国忠;抵制恶俗炒作须除“审丑”趣味[N];光明日报;2011年

9 乔燕冰;为什么如此流行“审丑”?[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木头;何妨以审丑狂欢抵御抑郁来袭[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玲;残雪小说的审丑空间[D];延边大学;2015年

2 唐明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余华盛;杨争光的审丑意识及其表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D];西北大学;2009年

5 赵娜;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电影的审丑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6 董晓艳;“审丑狂欢”现象的当代追问[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7 李琦;丑·审丑·丑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丽娟;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审丑”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李清华;大众文化中的审丑趣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何亦惃;中国艺术审丑的当代转向[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747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47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