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理论检视

发布时间:2018-04-14 15:32

  本文选题:消费社会 + 消费社会理论家 ; 参考:《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摘要】:受索绪尔符号学的影响,巴特、列斐伏尔、鲍德里亚等消费社会理论家认为,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涵义发生了转变,它超越了经济学意义对物品使用价值的占有,成为一种对意义关系的占有,即符号性消费。他们进而将对消费社会的符号学批判纳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范畴之中,试图开创"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他们提出的"符号消费"、"符号价值"、"符号的政治经济学"等范畴,颇具时代性,但试图将"符号的批判"替代马克思的商品逻辑批判,尤其试图消解使用价值的现实性,则是其理论舛误所在。
[Abstract]:Influenced by Saussure's semiotics, Bart, Lefefort, Baudrillard and other consumer social theorists believe that the meaning of consumption has changed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it transcends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possession of the use value of goods.Become a kind of possession to the meaning relation, namely symbolic consumption.They then brought the semiotics criticism of consumer society into the category of political economic criticism, and tried to create "symbolic political economic criticism".The categories of "symbol consumption", "symbolic value"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symbol" put forward by them are quite epochal, but they try to replace Marx's criticism of commodity logic with "critique of symbol", especially try to eliminate the reality of use value.That is where his theory falters.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左翼学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编号:12JJD710003)
【分类号】:F01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晓燕;;解放还是阉割?——消费视野下身体的神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王汀;;论以CBS经典剧集为代表的美国当代罪案剧人物剧作模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黎春娴;;消费:一种社会结构的诠释——兼读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4 樊茜;王娜;;婚恋网站受众心理初探[J];今传媒;2011年05期

5 王进修;;设计时代商品美学功能分析[J];包装工程;2010年24期

6 秦喜武;;数字“6”“8”背后的文化审思[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7 陈勇;;解读“消费”——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说起[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8 薛凤凤;;由消费心理引起的居民消费函数差异实证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12期

9 王巧桥;;平民偶像运动的文化审视[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10 朱毅峰;;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欧阳代明;;意象新辨——论中国古典符号学思想对当今设计的指导意义[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2 陶美重;强侠;;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罗云锋;;大众传媒、消费主义与“非常态的常态化”——批判理论视角的文化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刘刚;彭先见;;深圳市典型家庭能耗及用能行为调研分析[A];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彭晖;;四川北路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吉玉;;消费服务社会化及其发展对策[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虹;;城市变革中的金钱话语——近20年商界小说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书写[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杨;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小说婚恋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3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6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9 赵斐;2003-2010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黄雨水;奢侈品品牌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燕斌;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婧;符号的梦魇[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熊依琳;沪渝两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4 李大琪;论“抄袭”与“借鉴”[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建兴;我国排球赛事现场观众体育消费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刘颖;基于“卡奴”现象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凌雯;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段颖琼;三网融合对电视传播的影响及对策[D];广西大学;2011年

9 宾迎;当前高职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唐蓉;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劲松;;马克思经济哲学概念的后现代解读及其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8期

2 隽鸿飞;;作为社会历史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批判[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3 陈林;;田君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贵阳的宣传者[J];贵阳文史;2011年04期

4 许光伟;;《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5 黄茂兴;;李建平的学术贡献与经济思想[J];海派经济学;2010年04期

6 张卓群;;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7 刘建华;;也谈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构筑——兼与丁霞、颜鹏飞教授商榷[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8 张盾;;财产权批判的政治观念与历史方法[J];哲学研究;2011年08期

9 史慧明;;“生产”视角下的道德资本研究[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10 胡乐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取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德平;耀邦同志如何看消费[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胡为雄;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中)[N];学习时报;2009年

3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张一兵;资本主义在“自我升级”吗[N];解放日报;2009年

4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徐贵相;从《资本论》中找寻解决现实矛盾的钥匙[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胡为雄;准确解释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学说[N];学习时报;2009年

6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张建君;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N];北京日报;2009年

7 顾海良 武汉大学;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张英焕;中国发展方式转型之根本[N];学习时报;2009年

9 海军潜艇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 刘炳福;“斯密难题”与市场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2 徐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D];复旦大学;2003年

3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4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5 戴瑞姣;世界市场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郑飞;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汪芳;青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刘t坭,

本文编号:1749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749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