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制的制度结构
本文选题:体制 + 制度结构 ; 参考:《经济纵横》2013年02期
【摘要】:一个体制中最基本的制度是元制度。体制的制度结构是由围绕着元制度的横向和纵向关系构成的。体制内的一组元制度称为制度核,它规定着体制的结构和属性特征。由同一元制度派生的所有具体制度构成一个制度子系统,同一制度子系统中从元制度直至最具体的制度形成一条制度链,它们都是体制的一个功能模块。
[Abstract]:The most basic system in a system is the meta-system.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elations around the meta-system. A group of elements in the system is called the institutional core, which defines the structure and attributes of the system. All the specific systems derived from the same meta-system constitute a system subsystem. In the same institutional subsystem, from the meta-system to the most specific institution, they form a chain of systems, which are all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过渡性制度安排与适应性效率——中国转型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项目批准号:10BJL001)的成果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元坤;从制度结构看创设式制度变迁与移植式制度变迁[J];江海学刊;1997年01期
2 张旭昆;制度系统的结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茂森;;论内生时代的政府经济职能[J];东岳论丛;2006年01期
2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刘华;幺培基;;中美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及其效率的比较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庄美男;肖伯冬;;大连在东北亚合作与竞争中的定位及发展策略[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5 曾晓东;从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看大学内部治理——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田松青;试论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黄卫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若朋,荣蓉,吕廷杰;基于知识交流的两种产业协同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王雷,李雅源;谈民营经济的成本控制型制度创新[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10 洪涌;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关系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茂松;曹虹剑;;论产业组织模块化[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叶明霞;;关系型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路[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林钟高;徐虹;;基于科层理论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文少保;;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囚徒困境——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时磊;杨德才;;决策群体、竞争规则与长期的经济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史的再解释[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杨友才;韦倩;黄少安;;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炜;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洪慧娟;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分析——从银企关系的视角出发[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赵迎琳;企业上市:从控制均衡到市场均衡的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0年
6 罗新远;中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曲文轶;俄罗斯过渡经济中的私有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夏蜀;银企债务重组:制度分析与金融解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程承坪;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2 管宇强;国有企业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3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群仿;股份制构建中的股东权利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宏毅;经理层融资收购(MBO)实务与案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刘晨光;客户化大生产运作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7 高金山;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8 王纳;新疆番茄产业资本运营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年
9 曾招文;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孟玉红;论日本经济萧条与金融制度变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元坤;从制度结构看创设式制度变迁与移植式制度变迁[J];江海学刊;1997年01期
2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年01期
3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卫·科茨;童珊;;马克思危机论与当前经济危机:大萧条或严重积累型结构危机?[J];海派经济学;2010年02期
2 徐晓冬;;反腐倡廉制度分析框架和分层理论结构——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借鉴和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3 龚一萍;;经济发展的制度功能效应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大卫·科茨;丁晓钦;;当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体制危机[J];海派经济学;2009年02期
5 李伟;;浅析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当代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钒平;;制度结构研究范式的理论反思与回归[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张晓明;;制度,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基于SCP范式的分析方法[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郭殿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刘志国;;积累的社会结构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王妍;;浅析寻租与制度的内在共生性及国有企业寻租治理[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传明;;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改造[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谭丰华;;转型期经济增长:基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邹薇;;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新阶段[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10 顾颖;;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市场机制与意识形态——激励制度的结构架设与功能整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世上从无“一步登天”之事[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浦再明(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体改办副主任、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论政企分离的制度结构[N];文汇报;2002年
3 ;通过改革实现制度创新[N];发展导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季晓莉;让公共管理的理性之光照进现实[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王建国;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N];人民日报;2006年
6 梁捷;大脑记忆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8 李小佳 丁晓钦;制度研究: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N];解放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单羽青;诺斯:对旧体制的依赖阻碍了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郑晓燕;我国公共产品生产可借鉴PFI体制[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旭颖;资源类产品价格管制的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巫威威;“适应性效率”理论的研究与创新[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金良;跳跃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君丽;科斯经济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张文博;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及其结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以荣;经济制度的配置结构及其效率分析[D];贵州大学;2006年
4 郭新华;产业演进视角下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5 殷继烈;李约瑟之谜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6 屈兴锋;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界定理论演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吴小蕾;系统性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婷婷;适应性效率理论探讨[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823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2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