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转型条件下政府对市场干预政策的合法化析论

发布时间:2018-05-21 21:29

  本文选题:转型经济 + 市场缺陷 ; 参考:《理论导刊》2013年11期


【摘要】:在转型经济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或政府,政府干预实际上是要为市场运行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坚持平衡原则,重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平衡,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政府对市场干预政策的合法化。政府合理定位是政府对市场干预政策的合法化前提,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缺陷是其合法化的边界,"选择性"干预是其合法化尺度。政府干预过程中,行政权力具有扩张本性,需要用权利制衡权力,这是政府对市场干预政策的合法化保障。公民参与是用权利制约权力的重要方式,它既是政府干预政策的合法化基石,同时也有利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作用的最大化。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econom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n not simply depend on the market or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actually to provide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market operation.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market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society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f market intervention. The ra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premise of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market intervention policy, the boundary of its legalization is the market defect and the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defect, and the "selective" intervention is the legalization criterion.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has the nature of expansion and needs to balance the power with the right, which is the legalization guarantee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market intervention polic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trict power by right. It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olicy, but also beneficial to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行政法律责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BFX041)的基础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0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冯涛;中国的改革模式:回溯与展望[J];财经科学;1996年02期

2 柯金书;权利与权力的合理定位及其错位之矫正[J];福建学刊;1998年01期

3 刘安伟;政府干预市场走向法治势在必行——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俊海博士[J];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07期

4 李健英;略论市场与政府的几种组合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5 李稻葵;;论改革和中国经济崛起对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6 祁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J];经济导刊;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毛秋生;向华;熊元;;农业科研机构行为动因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1期

4 薛桂芝;;政府在推进我国农业清洁生产中的主导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5 石国亮;;政党价值观与政党其它要素的辩证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袁其波;;新社会阶层视角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月;陈兆旺;;公共政策供求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宋开文;王义保;;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徐州都市圈治理问题与对策[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周旺生;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赵炜;;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斌;;回汉杂居村落社区的民族、家族与派别——豫西南R市L村个案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跃莘;阎志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及改革建议[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钱永坤;;安全规制:死亡赔偿标准与罚款数量的合理确定——统计的生命价值研究述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柴宝勇;;论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问题及对策——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5 周美多;颜学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中央主导下的公共财政转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旭;;小议城市财政与北京中心城市建设[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辉;;浅析循环经济中的行政指导法律手段[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式军;田捷;;环境公益诉讼基本概念、范围的界定与原告类型的设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应国良;;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行为偏误的内在机制分析[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美多;颜学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中央主导下的公共财政转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宝如;中国转型期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敏;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及其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文洁;国有外贸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吕敏敏;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戴雪;南昌会展品牌战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露;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效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吴晓文;中国基层政府统计数据的形成过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谢霞;基于项目管理的中山火炬开发区财政预算改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双长;李稻葵;;“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0年07期

2 冯涛;内陆省份的农业比较优势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1995年04期

3 谢晖;权利与权力界──法制现代化的奠基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4 童之伟;国家权力分解定律的假设与求证[J];法学;1995年04期

5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毕丽君,武立新;市场经济与义利观念的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7 王绍光;国家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战略与管理;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颖 ,张莹;西方“市场缺陷”理论的最新发展[J];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01期

2 韩为方;论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关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3 李运;市场缺陷理论的新发展──新凯恩斯学派市场缺陷论述评[J];中州学刊;1998年04期

4 胡珉,刘涛;非市场缺陷及其纠正[J];改革与战略;2002年06期

5 詹国枢;市场缺陷[J];经济;2004年10期

6 刘克逸;论我国的市场缺陷与政府职能[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曾国安,宋奇成,郁文达;论市场缺陷的评价标准与市场缺陷[J];经济评论;1998年05期

8 陈朝阳;论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的关系[J];经济改革;1996年04期

9 李健英;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辨义[J];教学与研究;2000年09期

10 杨永平;对市场局限和市场缺陷的分析与思考[J];经济问题;1997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羊长雄 齐放 怀明;弥补市场缺陷 政府做些什么?[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2 刘国光;刘国光: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N];经济观察报;2005年

3 胡家余 陈谏兵;解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N];经理日报;2004年

4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 夏小林;自由市场促使收入分配“逆转”[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5 金太军;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简单互补循环[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马维东 解淑珍;计划工作如何“有为”“有位”[N];发展导报;2001年

7 汪波 綦玉帅;市场化政策取向与地方行政主导[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小兵;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钰;政府失灵:一种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关系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20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20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