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用科学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科学性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既不能单纯地通过马克思经济学文本研究加以证明,也不能靠多数投票规则来认定,更不能以拥护者或反对者的评价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只能通过逻辑检验和经验验证来证明。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用马克思的方法一方面去解决马克思理论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另一方面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从丰富具体的实践中抽象出一般经济范畴,用以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根据一般特殊个别的辩证法和最一般的抽象产生的逻辑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只能来自于对现实各种形态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而不能照搬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预言。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其本质属性只能区别于社会主义其他具体形式如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但不能有悖于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定。
[Abstract]: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Marxist economics can not only be proved by the study of Marxist economics texts, nor can it be determined by the majority voting rules, nor can it be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advocates or opponent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Marxist economics can only be proved by logical test and empirical verifi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upholding,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Marxist economics i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contained in Marx's theory on the one hand, and to analyze the real economic life on the other. Abstract the general economic category from the rich concrete practice to reveal the essence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pecial individual dialectics and the most general abstract logical proces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socialism can only come from the generaliza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socialist practice in reality. But cannot copy 100 years ago the Marxism classical writer to the future society imagination and the prophecy. As a special form of socialism,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can only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concrete forms of socialism, such as the advanced stage of socialism, but not contrary to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socialis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继明;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启示[J];学术月刊;2001年04期
2 周守正,蔡继明;论中介分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跃进;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作钦;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现实结合——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的理论视角审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姚慧琴;经济危机成因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谢代银;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小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建平,张华荣,黄瑾,王知桂;《资本论》方法之我见[J];东南学术;1998年06期
2 周守正 ,蔡继明;论剩余价值一般形式转化为特殊形式的中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3 蔡继明,张克听;股份制性质辨析——兼评有关股份制性质的几种观点[J];经济学动态;2005年01期
4 蔡继明;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5 周守正,蔡继明;论中介分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6 欧阳英;关于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学术论坛;2003年06期
7 蔡继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研讨会[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2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8期
3 彭五堂;张建刚;;“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4 李增刚;刘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与新政治经济学结合[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谭晓军;;研究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6期
6 丁晓钦;;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访青年经济学家孟捷[J];海派经济学;2009年03期
7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8 刘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龚平;刘国华;王秀婷;张衔;;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科学指导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西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2011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10 金珉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浅要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武堂;;论强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程明俊;;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松龄;黄玉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朱奎;程恩富;;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渊源与发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肖文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雷菁;洪灏;;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学领域内的指导地位[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张存刚;田彦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人”及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炼成;;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刘厚俊;袁志田;;西方经济学非均衡分析理论在中国开放型经济中的应用[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胡世祯;;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个空壳——读《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恩富;日本学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动态[N];人民日报;2004年
2 卢周来;何谓“穷人的经济学”[N];北京日报;2005年
3 余永龙;第二个难解之结:关于“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N];国际商报;2004年
4 贾华强;实践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新要求[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5 胡培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几点看法[N];光明日报;2002年
6 王秋石;我是这样看待西方经济学的[N];北京日报;2002年
7 梁冬梅;主流经济学须不断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8 卢周来 作者为国防大学经济学教研究副教授;懂点“穷人的经济学”[N];经济日报;2005年
9 杨承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N];人民日报;2003年
10 金纪;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萧条[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王春晓;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秦亚冰;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4 柏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会敏;工业劳动方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6 王丽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3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