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8-06-02 04:22

  本文选题:人文—经济地理学 + 人—地系统 ; 参考:《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论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学者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methodology of humanistic an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land system, and advo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n-land system dynamics research". It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earch level to clarify the method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t also contributes to a consensus in academia,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sciences, on the role of humanistic and economic geograp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resource-environment (including 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earth. In view of the prejudice of a few scholars, this paper emphasizes and analyzes the uncertainty and scientific nature of humanistic economic geograph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维目标空间中的区域发展”(40871071)
【分类号】:F06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彦威,龚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陈彦光;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的标度定律与分形模型——对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数学抽象与理论推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孙瑞红,叶欣梁,吴国清;美国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5 景贵飞;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意义浅析[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2期

6 景贵飞;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4期

7 李长安,张玉芬,殷鸿福,杨巍然,黄长生;长江中游流域自然环境的对称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8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年02期

9 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3期

10 涂妍;;南贵昆经济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景贵飞;;产业扩张阶段的地理信息应用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儒煜;刘静;;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永红;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徐梅;地方公共投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张文开;福建省耕地资源优化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郑小平;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及其矢量再造[D];四川大学;2003年

9 肖慈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长春市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环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仁桥;都市圈外围城市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丁洪建;开发区的用地布局与规模研究——以杭州市开发区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4 安涛;从中心到边缘:明清以来朱泾镇经济社会转型[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徐琼;城市商业微区位关联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红英;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性”力量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尹相飞;相似区位条件下城市发展差异的“地方性”力量作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e,

本文编号:1967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7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