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动态差异、敛散性及时变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2 05:11

  本文选题:碳排放效率 + 动态差异 ; 参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摘要】:把碳排放作为投入要素,依托投入导向的DEA模型,采用分省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中国大陆26个省份碳排放效率。利用绝对β收敛理论检验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敛散性。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贸依存度、外资强度和所有制结构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碳排放效率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有发散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影响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外贸依存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空间上来看,影响碳排放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和所有制结构。
[Abstract]:Taking carbon emissions as input factors and relying on the input-oriented DEA model,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of 26 provinces in mainland China by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from 1996 to 2011. By using absolute 尾 convergence theory, th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regions of China are tested. The effects of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dustrial structure,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intensity of foreign capital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There is absolute 尾 convergence of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China and the east, but divergenc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terms of tim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s are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while in spac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s ar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JL004) 闽南师范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SJ1111)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贤斌;傅先兰;倪建华;赵彤;;安徽省会经济圈碳排放强度与生态补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1期

2 顾成军;龚新蜀;;1999—2009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3期

3 李永友;沈坤荣;;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基于省际工业污染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4 魏梅;曹明福;江金荣;;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豪;李云雁;;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Zhejiang textile sector survey[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2 闫文娟;钟茂初;;中国式财政分权会增加环境污染吗[J];财经论丛;2012年03期

3 崔亚飞;刘小川;;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1998-2006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4 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5 李海锋;孙睿;任玉珑;林鉴军;;基于演化博弈的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创新[J];系统工程;2010年07期

6 许陈生;邓淇中;;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环境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王俊豪;李云雁;;民营企业应对环境管制的战略导向与创新行为——基于浙江纺织行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9期

8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9 张文彬;张理們;张可云;;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省际竞争形态及其演变——基于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10 董雅丽;范永建;;循环经济是预防和解决产业化养殖外部不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以甘肃省发展产业化养殖及加工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岭;;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环境污染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王文普;;省级水平污染减排与生产率的经验分析[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4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万建香;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林兴;基于空间视角的我国省际农村居民消费趋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石昶;中国污染控制政策作用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黄细兵;环境相对友好指数的测度及综合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萍;基于环境责任分配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海锋;基于演化博弈的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谢新华;政治联结、政府干预与企业环境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宫海洋;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下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慎少辉;广东出口贸易与环境问题互动关系探析[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杜颖;中国省际碳生产率的空间依赖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欢;博弈论视角下环境政策与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董向阳;我国碳排放的动态分析:基于结构分解的方法[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9 谭亚昆;基于DEA的CO_2排放因素分解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宋翠;基于企业行为管理的财政政策对电力企业低碳化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王静;沈月琴;;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的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李国璋;王双;;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4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5 黄方;张合平;陈遐林;;湖南主要森林类型碳汇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价[J];广西林业科学;2007年01期

6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7 葛察忠,王金南;利用市场手段削减污染:排污收费、环境税和排污交易[J];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02期

8 李国璋;霍宗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9年06期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梅;曹明福;江金荣;;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峥嵘;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67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67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