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空间:资本逻辑的新境域
本文选题:空间生产 + 消费空间 ; 参考:《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03期
【摘要】:不断寻找新的增值空间是资本的本能,当代资本主义经过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后,社会消费品相当丰裕,生产者在市场上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然而每一位生产者深知资本的增殖要在交换领域并最终通过消费来实现。于是消费市场、消费空间成为了资本搏杀的新境域。消费空间又可以分为个人消费空间与公共消费空间,无论是个人消费空间还是公共消费空间,都是资本操控的空间,无不遵循资本的逻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逻辑不仅主导本国的消费空间,而且驾驭全球消费空间秩序。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而且有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驾驭和导控资本,建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和谐消费空间。
[Abstract]:It is the instinct of capital to constantly search for new value-added space. After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the social consumer goods are quite abundant, and the producer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arket. However, every producer knows that capital multiplication is to be achieved in exchange and ultimately through consumption. As a result, the consumer market, consumer space has become a capital fight to kill the new territory. Consumption space can be divided into personal consumption space and public consumption space, both individual consumption space and public consumption space are the space of capital manipulation, all follow the logic of capital. Through the logic of capital,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not only dominate their own consumption space, but also control the global consumption space order. As a socialist country, China not only should and ha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and control capita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but also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consumption space of "people-oriented, promoting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道路研究——基于资本批判视角的考察”(2013EKS001) 华东理工大学思政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春敏;;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J];人文杂志;2011年01期
2 庄友刚;;从技术建构到社会建构: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抉择——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鲁品越;剩余劳动与唯物史观理论建构——走向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J];哲学研究;2005年10期
4 强乃社;;金融危机的空间逻辑[J];唯实;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炳社;;后现代主义艺术思维批判[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王永兵;;“有意味的形式”: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叙事迷宫探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3 庞弘;;分裂的快感与残破的浪漫——当代韩半岛电影中的时间形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长中;;空间转向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6 熊进;;马克思时间概念的三维特质[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7 黄学胜;;主体性哲学的困境与出路[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8 余文华,杨定友;人力资源概念辨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王凯元;;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10 程世波;;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论戴维·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阎嘉;;戴维·哈维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劲松;;论政府治理城市转型中突发公共事件的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庄永成;;我国工业设计急需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仰海峰;;弹性生产与资本的全球空间规划[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周静;彭晖;;历史主义视角下紧凑城市的再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凤超;;新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空间批判与空间命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张永峰;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D];上海大学;2011年
6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春建;安东尼奥·内格里非物质劳动理论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8 黄学胜;青年马克思对启蒙的扬弃[D];复旦大学;2010年
9 许剑峰;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喜;工业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3 章慧宇;都市迷宫的系统观照与现代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福宝;电影中的后现代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齐二娜;品牌与社会阶层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卢志强;“消逝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伟;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之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舒晓虎;社区公共空间再造[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婕;国内家具市场影响因素及需求预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李震宇;孙甘露小说语言能指化的理论意义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品越,骆祖望;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涛;;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对资本的哲学批判[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王华;;试谈消费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悖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毛勒堂;;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4 吴宏洛;;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5 宁全荣;;资本逻辑支配下的消费异化及其扬弃[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6 晓原,曾晃农;消费需要、消费时间、消费空间[J];求索;1984年06期
7 曾永超;;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李中元;;“高危时代”根源探析——资本逻辑的统治[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9 任春雷;;现代社会的风险特质与资本逻辑批判[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学荣;;马克思资本逻辑的流变及其当代启示探析——呼唤资本逻辑的“中国式裂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仰海峰;消费社会与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程光炜;在全球化的链条上生存[N];市场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叶水乔;1.5%意味着什么[N];中国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新立;资本空间化的历程与状况[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文亮;资本逻辑与人的主体性[D];苏州大学;2010年
2 范霄岭;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王焱麒;物本·资本·人本[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钱学敏;城市购物与休闲消费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丹;空间的政治经济学[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艺纯;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转换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7 张伟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3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7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