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网络经济虚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8-07-01 09:56

  本文选题:信息技术 + 网络经济 ; 参考:《经济学家》2011年02期


【摘要】:网络经济在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投入产出的关系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西方经济学对此的解释争议较大,且缺乏整体性;由于网络经济中新的生产方式对马克思经典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我们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结合网络经济虚拟性的根本特征,对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conomy for forty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network economy present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phas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At present, the explanation of this is controversial in western economics, and it lacks integrity. Because the new mode of production in network economy challenges Marx's classical theory of labor value, Marxist economics can not explain these problems well.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ctitious nature of network economy, we give an explana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conom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政治经济学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的数理分析”(07BJL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6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艳;郭白滢;;网络经济虚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学家;2011年02期

2 余菁;;网络经济的发展思路与产业基础[J];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3 赵淑素;网络经济发展初探[J];信息化建设;1999年06期

4 王亚平;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路径[J];经贸导刊;2000年11期

5 宋放,马捷;网络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活力;2002年09期

6 ;发展网络经济 顺应全球化趋势——部分专家为网络经济发展献计献策[J];通信世界;2001年14期

7 李剑锋;赵志囡;贾志雷;;浅议网络经济及其在信息类研究所中的组织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0期

8 黄玉书;试析网络经济发展对传统银行制度的影响与挑战[J];经济师;2002年01期

9 宋晓丹;;浅谈网络经济中的消费动机及其心理[J];现代交际;2010年04期

10 陈建军,周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卯;寇纪淞;李敏强;;关于信息技术和组织变革关系的探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邱寿丰;钱斌华;;信息技术——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技术载体[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刘诗白;;简论“新经济”[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4 ;《会员通讯》(电子版)创刊通告[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5 闫海宏;;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子的作用[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6 张东明;;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振铭;;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专辑[C];1998年

8 贺定修;;数学与生产力[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陈晓剑;王海亮;刘天卓;;基于公众感知的危机信息定制与沟通策略研究[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艳;曹鸿强;;信息安全经济学初探[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经;信息技术改变不了经济规律[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2 樊纲;信息技术改变不了经济规律[N];中国经营报;2002年

3 ;信息技术在新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N];国际商报;2001年

4 清晨;信息之变 无限亦有限[N];市场报;2006年

5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学院 祁明;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及经济的影响[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6 宗纹;信息技术左右新经济复苏[N];华夏时报;2002年

7 罗仲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8 张旺(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信息经济时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周振华;解读新型工业化[N];解放日报;2003年

10 [德]《明镜》周刊 殷叙彝 编译;罗伯特·席勒:如何拯救破灭的美国梦[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静;知识经济与财务理论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雪苓;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杨文宇;信息利益论[D];复旦大学;2010年

4 孙元;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视角的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郭岭;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林;学习型区域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春剑;论信息技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D];西北大学;2002年

2 王晓芳;外部性与网络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吴迎春;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俞里平;信息技术工具各类功能对显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辛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6 余洪明;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障碍及对策研究——从美国“新经济”谈起[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曹博;基于信息技术的土地生态经济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7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7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