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的时代任务和基本路径

发布时间:2018-07-01 16:07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创新发展 ; 参考:《经济学家》2011年05期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新趋势以及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所面临的时代背景;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从学科竞争的角度构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严峻挑战。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必须以全新的素材、视角、思维方式和分析范式来有力地回应上述各种因素的挑战。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理论内核的构建、研究方法的拓展、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造性发展,旨在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形成一种自我吸收、不断创新和全面开放的理论体系。
[Abstract]:The new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w historical stag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re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s economics.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the new development of western economics has formed a grim view of Marx's economics from the angle of subject competition. This make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s economics have to respond forcefully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above factors with new materials, perspectives, ways of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paradigm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Marx econom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economic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kernel,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re aimed at making the basic idea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of Marx's economics and forming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self absorption, inno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opening up.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西南财经大学十一五“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创新”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2 裴长洪;;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3 赵红军,尹伯成;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若干新动向[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任保平;卫玲;;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及其战略转型[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加藤弘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及其到达点[J];经济学动态;2003年08期

6 李稻葵;尹兴中;;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7 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年20期

8 刘灿;吴垠;;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由美国次债风波生发[J];改革;2007年12期

9 于金富;;构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4期

10 顾钰民;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假设前提的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旭中;;经济学的本质、价值取向与分析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谢婷;马杰;张真真;;浅析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周长富;张为付;王菁;;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基础条件及其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4 赵云;;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年07期

6 申宏丽;;美国次贷危机与现代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7 宋斌;;次贷危机与我国住房信贷风险防范[J];财经科学;2009年05期

8 吕炜;转轨经济研究思路的评述、反思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9 吕炜;;中国式转轨:内在特性、演进逻辑与前景展望——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10 马方方;;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金融危机的反思[J];财会月刊;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萍;柯林;;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效勇;国企资本运作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大学;2004年

2 索贵彬;转轨—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姜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吴英慧;中国转轨时期的政府规制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波;我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利;中国市县“五年规划”中的空间布局规划:理论、方法、实例[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詹才锋;IMF汇率监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贻;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曾中秋;经济人假设述评及其超越[D];西北大学;2003年

4 张蕊;西方经济学研究主题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磊;论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转型[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福星;俄罗斯经济转轨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凤;长三角经济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妍;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市场秩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银;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吴佳菁;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省;张春庆;田纪春;费美娟;邓志英;郭启芳;李兴锋;;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趋势及策略[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2 金成晓;两种“范式”之争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03期

3 程恩富;;马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盖凯程;李俊丽;;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耦合刍议[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5 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6 李省龙,张贵孝;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一般结构[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7 杨晓玲;;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8 朱富强;;经济学的科学性意味着什么——经济学的双重属性及其研究思维[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3期

9 乔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的比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10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研讨会[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2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8期

3 彭五堂;张建刚;;“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4 李增刚;刘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与新政治经济学结合[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地方科协学会学术座谈会研讨创新发展[J];科协论坛;2011年07期

6 杨剑波;;共同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5期

7 本刊编辑部;;品牌论道 创新发展[J];现代家电;2011年10期

8 王立新;张咸鸣;郑学胜;李永刚;;以地税精神引领事业创新发展[J];共产党人;2011年06期

9 杨志勇;;解放思想 不断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发展[J];统计与管理;2010年04期

10 董士宏;;创新发展,加快向现代行业传媒转型——二○一一年中国行业报年会综述[J];中国报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文荣;;福建泉州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启示[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2 崔志成;;坚持战略引领,实现创新发展[A];CCMT2010创新发展高层论坛文集[C];2010年

3 曹宝成;;在创新发展中提高老干部服务工作质量[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A];全国基层关工委工作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11年

5 李艳萍;;年鉴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C];2003年

6 李浩;;南京图书馆新馆创新发展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许珍儿;;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创新发展[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国静;;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机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董春来;周立;;测绘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研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克勤;;创新发展湖南优质稻米产业[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肃军 作者单位 江苏总队;用制度保障“五小练兵”创新发展[N];人民武警;2005年

2 晓兵;增强信心 创新发展[N];温州日报;2008年

3 刘硕科 湘潭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争当创新发展的急先锋[N];湘潭日报;2008年

4 记者戴宏 实习生刘恩和;专家学者研讨“两化融合与创新发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5 刘刚、鄂进;上海总队三支队 完善机制推动部队创新发展[N];人民武警;2009年

6 毛维祖湖北总队一支队;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N];人民武警;2009年

7 本报记者 邵生余 陆峰;“创新发展才能长盛不衰”[N];新华日报;2009年

8 本报特约评论员;全力推动创新发展[N];辽宁日报;2009年

9 综合;“争先进位 创新发展”[N];扬州日报;2010年

10 爱斌 礼刚;聚英才睿智促创新发展[N];扬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龚志祥;新中国民族政策过程及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邓晨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杨启国;创新发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王今朝;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晓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9 董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评价及其战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梅雪松;保险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执剑;私小说诞生的土壤[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永祥;《芥子园画传》的历史价值[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荣号;历史在见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菲;生命律动的艺术脉搏[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华兵;贾谊政论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列;黄色新闻思潮论[D];湖南大学;2007年

7 张涛;百年校园形态[D];同济大学;2008年

8 王华;《管子》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志伟;房地产企业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胡凯;资源条件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8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8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