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素自由流动及相应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技术要素 + 市场机制 ; 参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我国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一是由于没有完全做到由市场机制来实现各生产要素在收益中的合理分配,二是由于对技术要素本身的作用、特点及其参与分配方法和途径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涉及科研人员的流动、技术转移、知识的扩散等,通过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带动技术要素的流动,实现技术要素价值。
[Abstract]:The participation of technological factor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has not really been implemented. One is that the market mechanism has not been fully implemented to realize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in the income, the other is the effect on the technological elements themsel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ys and mean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distribution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The free flow of technological elements involves the flow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 and so 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system in which technological elements are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 the innovative vita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can be effectively stimulated.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effectively drive the flow of technical elements,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technological element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技术转移中的政府职能研究”(13YJC630067)
【分类号】:F06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赖文燕;;要素市场配置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当代财经;2012年05期
2 赵志鲲;;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5期
3 蒋小平;;关于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问题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4 周振华;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实践探索评价及其完善措施[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03期
5 陶纪明,马海倩;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理论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03期
6 陈方丽;胡祖光;;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量化方案深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8期
7 文跃然,欧阳杰;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其收入分配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S1期
8 施筱勇;;英国高等院校科研质量评估制度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铭;“分享制”对减小国有企业改革内部阻力的机理分析[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2 李柯;;高等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H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珍;沈建国;;中西分享经济理论对比[J];财经科学;2009年07期
4 兰玉杰;国外企业人力资本与所有权安排的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1期
5 贺春红;;工资的本质:工人占有并行使企业个体间接物质产权的报酬[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6 樊丽淑;潘冬青;李伟;;宁波实施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选择及评价[J];当代经济;2009年19期
7 郑淑萍;宋军;;略论高校新型薪酬体系的构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王梅;;高校生态型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2期
9 赵映川;;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的透视[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3期
10 吴晓蓓;;基于“共赢”的高职专业教师激励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春燕;;《资本论》中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徐文;胡伟;;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必要性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雅茹;;内蒙古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质下降的原因与相关因素的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智渊;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袁本芳;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4 卢奇;技术增长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孔玉生;科技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莫山农;基于人力资本贡献的收益分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7 山鸣峰;人本与效率[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庄娱乐;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10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艳红;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晓慧;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劳动者持股机制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小红;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薪酬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梅青;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冰;D大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高艳;地方高校教师薪酬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梅;高校科研团队发展路径探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何永娟;山西省高校教师薪酬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永花;乌鲁木齐民办高校教师薪酬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明;大学教师任期制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2 王建民;论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J];财经科学;2001年06期
3 赵守运,刘秉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厉以宁;;如何缩小城乡制度差距[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5 李世聪;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的创建和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赵静杰;庞博;徐晓梅;;高科技企业知识资本价值测度方案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7 梁东黎;;初次分配格局的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J];经济学家;2008年06期
8 秦江萍;论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9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10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胜华;毛永红;刘艳;;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J];当代江西;2009年07期
2 白新民;;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0年06期
3 信长星;;论企业收入分配模式的转换[J];经济科学;1988年02期
4 王剑文;;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5 徐琛;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J];实事求是;2005年04期
6 郭正模;李晓梅;;工资收入差距与政府宏观调控[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7 杨丽敏;;试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11年08期
8 武力;肖翔;;工业化、市场化与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9 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课题组;试论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J];中国劳动保障;2001年05期
10 孔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的技术要素[J];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冰;;依法实施工程担保制度,,推动建筑市场健康发展[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昕杰;;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3 吴清辉;;侜湾之综合晪v|计R儌v|展许可制[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忠义;许成启;;关于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发挥市场机制 搞好农田防护林建设 增强水土保持能力的建议[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6 熊津;;中国土地市场中政府的角色探讨[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熊津;;中国土地市场中政府的角色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雷菁;洪灏;;对“市场万能论”和“市场神化说”的简要评论[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顾颖;;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市场机制与意识形态——激励制度的结构架设与功能整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杜光秋;董战峰;;论排污权交易法律支撑体系的构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东涛 岳福斌(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如何做大下一个“面包”[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姚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要“两手抓”[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呼之欲出[N];南方日报;2010年
4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N];经济日报;2003年
5 张志鹏;宗教文化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何腊柏;如何使收入分配制度有效[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郑州日报郑州晚报联合报道组;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N];郑州日报;2011年
8 东莞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 查日升;实现幸福至少要完善四方面的公平制度[N];东莞日报;2011年
9 杨永利;怎样理解“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N];解放军报;2004年
10 英山县政府办公室 陆其 陈军;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与建议[N];黄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生;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秋玲;收费公路行业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协调关系及边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赵万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孟文娣;中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市场机制引入方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杨红霞;民办中小学政府干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昌军;黑色经济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韩丽红;基于市场机制的建筑节能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曾华锋;森林资源弱市场化流转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王祖继;制度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收入分配制度的宪法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高瑜谦;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D];广东商学院;2010年
3 张杨;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宪法学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晓霓;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田晓慧;健全和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路径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李皖蒙;社会公平视阈下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与完善[D];宁波大学;2012年
8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路遥;新时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薛园园;中日产业政策法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04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0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