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现代性语境中的符号消费批判

发布时间:2018-08-20 13:43
【摘要】:资本主义进入到发达工业社会,其资本运作重心由经济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偏移,消费文化掀起了新的变革,符号消费横空出世。媒介文化是后工业社会技术与资本合作成功的产物,亦是资本操作的平台,而符号消费则是文化参与经济成功实践的果实。符号消费是现代性带来的产物,而现代性的命运与资本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符号消费进行批判的理论依据就是对现代性的批判,进一步说就是对资本的批判。
[Abstract]:Capitalism has entered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 society, its capital operation center has shifted from the economic field to the daily life field,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has set off a new revolution, the symbol consumption has emerged in the world. Media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successful cooper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capital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 is also the platform of capital operation, and symbol consumption is the fruit of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cultural participation in economy. Symbol consumption is the product of modernity, and the fate of modernit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ogic of capital. Theref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riticizing symbolic consumption is the criticism of modernity, and further, the critique of capital.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基金】:高校基本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后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媒介文化的社会效应研究”(12wkpy6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旺舟;吴宁;;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逻辑布展及其终结——埃伦·梅克辛斯·伍德《资本的帝国》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林晓珊;;性别表演与性别认同:城市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辉;转基因食品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5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显涛;阜新新玛特体育休闲服饰消费者行为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贵楼;;资本的现代性叙述——马克思和后继者[J];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2 盖晓伟;;现代社会与消费认同心理学——消费方式的身份认同[J];大众商务;2009年12期

3 苗爱芳;;论资本批判视域中的“自反性”[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吴欣然;;从消费符号化看符号的生命力[J];新闻世界;2009年07期

5 张华明;耿娟娟;;自助旅游者的价值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02期

6 燕军;吴宁;;论鲍德里亚的文化符号消费理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7 孟庆艳;;符号消费的意识形态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2期

8 刘康;熊璐;;符号消费影响下的佛教陶瓷设计探讨[J];中国陶瓷;2010年03期

9 高利民;;生产力的现代性叙事及其局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吴克领;;流动农民现代性获得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苏北B县农民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2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10 执笔人 张旅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钟丽茜;回忆与存在[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媛;权力的“政治解剖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4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5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8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9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黎明;出场与退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93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93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