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网络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lose degree of the members in the network, the industrial clus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compact industrial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the loose industrial network 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network connection degree of seven industrial clusters, such as Liaoning magnesia material industry cluster, Liuyang firework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luster, etc., the gem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product, image, cluster scale, etc. Based on the arithmetic average correc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mpact industrial network organizat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loose industrial network organizatio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network organizations.
【作者单位】: 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企业职工工资与物价水平的联动问题研究”(批准号:L09DJY101)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背景下的科技人才开发问题研究”(批准号:2010401035)
【分类号】:F0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翰钊;题正义;张子瑛;;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以辽宁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科技和产业;2008年12期
2 王秉安;产业集群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研究——以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刘梅生;;社会网络理论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潘爱华;;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分析——以泰州医药产业集群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8期
5 范如国;许烨;;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集群演化及其治理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9期
6 苗建军;曹江涛;孙剑;;模块网络:产业集群发展的新阶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1期
7 佟岩;;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沈阳市汽车产业集群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胡振华;李振东;;企业网络结构动态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基于浏阳花炮集群的实证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2期
9 张堂云;朱良华;;基于新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提升——以广东省丰顺县电声产业集群为例[J];特区经济;2009年07期
10 刘伟;宫景慧;李飞;;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以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李世杰;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3 张丹宁;沈阳汽车产业网络AARS范式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顺;;无尺度网络理论与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2 李雯;高光锐;;山东省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复杂网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3 张占贞;王兆君;;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及平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4 陈赤平;丁建军;;基于中间性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5 孟召宜;黄泽虎;李红瑞;张雪妮;;江苏邳州板材集群演化的文化机理[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6 王茂军;杨雪春;;四川省制造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7 孟召宜;渠爱雪;车冰清;黄泽虎;刘燕;;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文化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8期
8 王秉安;;省域经济竞争力体系模型构造的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徐海燕;;基于集群规模资源消耗的实证研究——以温州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J];北方经贸;2010年11期
10 付筱茵;董潇伊;;宝莱坞产业集群中的社会网络[J];当代电影;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萌;关系型契约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廖玉平;基于SCP的转轨时期建筑业组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建吉;全球技术网络及其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占贞;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夏建华;基于产业网络的企业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白洁;中国装备制造业协同演化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邓刚;山东省人造板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及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李星;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多主体合作创新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蔡志刚;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万青;安徽省地市区域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玉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欣艳;福建省产业集群结构的风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燕楚;集聚型供应链网络的鲁棒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国策;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形成与优化的仿生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敏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复杂网络演化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7 李晟韬;基于内蒙古产业集群的企业成长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8 孙勇;面向企业集群的产品网络构建及集群特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朱涛;技术链构建过程中的联盟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明星;中部地区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钟胜光,朱华;面对加入WTO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对策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0年04期
3 程贵孙 ,叶燕;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9期
4 钱平凡;产业集群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4年05期
5 李兴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SWOT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02期
6 左培文;;汽车产业“整零”关系发展模式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05期
7 孙东升;;谈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07年06期
8 詹乔,陈静宇;加入WTO对重庆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俞宁;廖林清;何周继;;面向汽车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郑亚莉;产业簇群成长的知识分析[J];财经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章小星;[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洪德;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郑亚莉;准市场组织与集群经济[D];浙江大学;2005年
4 章忠志;复杂网络的演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黄守坤;产业网络的组织结构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建军;分工和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7 田硕;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洪;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薛芳锦;WTO与湖北汽车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李作奎;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波;发展“龙”型经济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J];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06期
2 秦永标;紧密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J];上海会计;1989年02期
3 江工营;;经济联合面面观[J];南方金融;1988年02期
4 于海波;发展“龙”型经济的四个原则[J];唯实;1995年06期
5 郑风田;;中国奶业振兴需建立紧密型的“公司+奶户”模式[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21期
6 胡智;多元松散型的亚太区域化模式[J];亚太经济;1992年02期
7 宋有林;处理好企业内部若干经济关系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1993年12期
8 ;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师(审计)事务所实行联合组建集团所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8年08期
9 徐肖庆;黄娅男;;对紧密型非正式组织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10 汪一匡;王锦心;;联合企业筹集资金重在多渠道[J];武汉金融;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兆裕;彭震伟;陈启义;;苍南小城市城镇密集区空间组合形态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邱代伦;;组建和管理律师团队的构想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3 刘伟东;;打好第二次“辽沈战役”的战略思考[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4 潘新;;以工商联办烟叶基地模式打造中式卷烟原料基础[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潘新;;以工商联办烟叶基地模式打造中式卷烟原料基础[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宇;;紧密型立体声拾音系统的搭建-SCHOEPS传声器应用实例[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宇;;嵌入大学科技园的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及其区域创新驱动模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永德;;紧密型公司加农户烟叶生产经营模式探讨[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青梅;赵琳;马国庆;;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夏玉米生产力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10 ;实行科学引导 加强服务管理 全面推动农技协工作再上新台阶[A];安徽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黎广 鲁仪诗;百安居、万科全国范围合作金额破亿元[N];民营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晨;“蝴蝶效应”与“紧密型一体化”的建立[N];郴州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郭启林 章利军 记者 项良新 记者 张书喜;马钢首月产销加倍发力[N];安徽日报;2006年
4 王秋冬;紧密型连锁大有可为[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钟可芬;紧密型联盟:CRO竞合新模式[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 歆;厦华电子与LG联手发力全球市场[N];证券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郭启林 章利军 通讯员 任奕;风雨同舟闯市场[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闽西南五市协作区常务副主任 许青松;力推区域合作紧密型实质性发展起来[N];厦门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正午;500亿紧密型价值联盟露冰山一角[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记者 陶克强 通讯员 沈臻 纪亚千 丁志轩;平湖成为上海农产品紧密型基地[N];嘉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佳瀛;城市森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廖朝晖;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继权;现代产融结合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丹;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对中国银企关系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志华;基于克隆异质性筛选和鉴定人胶质瘤干细胞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谭花涛;吉林镍业集团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海文;地图制图系统中组合式对象的应用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陈斯泓;需求激增情况下运作系统的能力共享与产品定价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黄飙;农业产业化及其法律规制[D];福州大学;2006年
7 林丽璇;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朱国华;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关联案件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徐文胜;中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状况分析及战略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10 周士敏;农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95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19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