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资本技术构成有效变化的机理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5 14:33
【摘要】:文章对资本技术构成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的具体机制给予了清晰描述。实证结果表明,教育、科技、卫生投入对资本技术构成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立了判断资本技术构成有效变化的量化标准,并对如何保持资本技术构成有效提高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给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clear descript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the change of capital technolog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s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ealth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of capital technology composition, and establish a quantitative standard to judge the effective change of capital technology composition. It also giv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apital technology composition effectively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08AJY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CJY035)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2 陈奇斌;用卡尔多收入分配模型试解里昂惕夫之谜[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哈梅芳;;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失业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李子奈,鲁传一;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欧玉芳;;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2007年09期

7 段进朋,李刚;对美国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3 邓小华,李慧;亚当·斯密的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文政;;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6 杨凤敏;;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新模式探索——以广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7 刘胜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9 刘春年;秦勤;邹火宝;;农民发展能力基本特性及其历史演变[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10 郭将;;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许志峰;;公民科学素质基本标准的框架结构[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支育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雷君;;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蒋万胜;李小燕;;《资本论》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徐长玉;陈兵建;;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视角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支育辉;;马克思货币理论与西咸新区经济发展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董新昱;裘祖雄;;病案信息在医院内部用户的需求特点及心理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善华;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生成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记波;浙江省优势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夏君;质疑劳动力租赁:《法国民法典》第1710条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旷叶云;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西;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当前我国的失业人口问题[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向国成,韩绍凤;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三大转变——超边际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J];财贸经济;2005年06期

3 李辉文,董红霞;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2期

4 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朱启铭;;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深化机制研究[J];价格月刊;2006年04期

6 秦星;我国就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3期

7 杨云;;论人力资本积累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8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9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10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明新;李飞;;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与出路——以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11期

2 郑文智;;海西产业升级的要素依赖与协同路径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唐和;;新疆乌鲁木齐消费者服务业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08期

4 陈曜;;WTO与东方世界的复兴——纪念中国入世一周年[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年01期

5 王学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路径依赖”的转换[J];科技和产业;2006年03期

6 余向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难的根源:路径依赖视角的分析[J];管理学刊;2010年05期

7 安翔;;路径依赖下民营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以美国社区银行和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为例[J];经济问题;2007年08期

8 张慧毅;;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路径依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9 宋德勇;刘曙光;;我国制造业路径依赖与产业升级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年03期

10 许彦;杨志远;;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依赖及制度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卫平;;制度如何引入——论转型时期的中国反垄断立法[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立军;;路径依赖、过度竞争与集群治理——对于浙江地方产业集群和谐发展的经济社会学思考[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马勇;;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R&D网络中的技术比较优势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姜地忠;;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变形[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具恒;杜万坤;王仑;;西安高新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赵景海;;资源型城市发展进程初探[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具恒;杜万坤;王仑;;西安高新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汤韩玲;赖景生;;基于结构的西部农业发展问题探讨[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罗其友;刘洋;高明杰;;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分析[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10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 张晓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资源路径依赖”[N];贵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水德 刘红亮 刘鹏飞;郴州:如何破解资源路径依赖的困局[N];郴州日报;2009年

3 资深财经作家 陆新之;香港家族企业痛苦的路径依赖[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4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建军;走出发展的“路径依赖”[N];河南日报;2005年

5 张志前;从“路径依赖”看美股和H股对A股的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郑永年;十余年教育“改革”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张昌辉;摆脱投资和出口路径依赖迫在眉睫[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周东飞;法院大接访:亲民之外须防路径依赖[N];嘉兴日报;2008年

9 陈文雅;“勾地”:供地政策的香港式路径依赖[N];经济观察报;2006年

10 杨善顺;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N];中山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连庆;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大勇;加工贸易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田新建;中国粮食生产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徐锐钊;比较优势、区位优势与我国油料作物区域专业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亢霞;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春香;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王红姝;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章胜勇;中国油料作物比较优势及生产布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志勇;中国后发优势的显性化道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杜斌;后进区域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8年

3 李霈;企业财务制度的变迁与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彭征波;深化国企改革中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张玲;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书剑;中国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演进及趋势[D];吉林大学;2008年

7 欧阳志秋;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路径依赖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登凤;中世纪中西方商业政策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尧凤仁;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温建中;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日经济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3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03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f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